安徽文博讲堂揭秘“安大简”

发布时间:2020/11/25浏览次数:1748

11月22日,正值二十四节气——小雪。下午,户外小雨淅沥,寒气袭人,安徽博物院新馆报告厅内却座无虚席,暖意浓浓。国内著名古文字研究学者、安徽大学徐在国教授做客安徽文博讲堂,为观众带来题为“漫谈安大简”的精彩讲座。

2015年1月,一批珍贵竹简经海外流转,入藏安徽大学,经清洗整理后,有1167个编号。经过北京大学文物鉴定中心的碳14检测认定,这批竹简的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50年之间,属战国早中期之物。战国竹简是中国先秦珍稀文献之一,有“国之瑰宝”之称,这批珍贵竹简被称为安大简。

徐老师从安大简的清洗整理过程讲起,作为先秦文化记录的重要载体——竹简的地位显得弥足珍贵,所以在整理的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谨慎。由于安大简总体保存状况较好,经过清洗整理,竹简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和语言文字学等领域,具体包括《诗经》、孔子语录和儒家著作、楚史、楚辞以及相术等方面的作品。讲座中徐老师还为大家讲述了“安大简《诗经》”中与《毛诗》中存在的异文现象,例如“窈窕”作“要嬥”,“硕鼠”作“石鼠”等。这些新的发现与研究既有助于为古文字考释指明正确的方向,也对于研究文字形体演变乃至文字学史都有一定参考的价值。对此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讲座结束,许多年轻观众向徐老师纷纷提问,大家对“安大简”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它之后的研究方向表示出浓厚兴趣,并希望能有更多的渠道了解“安大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