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日前正式发布了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和海报。2020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国际博协官方还为此做了主题阐释,译文如下:
  在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方面的潜力,是各博物馆社会价值的中心。作为变革的推动者和被信赖的机构,博物馆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现代社会政治、社会、文化议题,以此展示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在日趋极端化的环境下,多元与包容面临挑战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虽不是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所独有的,却因为社会对博物馆的高度重视而显得尤为重要。
  公众对社会变革日益增长的期望,催生了一场围绕博物馆服务社会利益的潜力的对话。这场对话通过展览、会议、演出、教育项目及倡议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博物馆在克服某些有意或无意的权利机制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权利机制在博物馆与观众中制造了不平等,反映在种族、性别、性倾向、社会经济背景、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政治派别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通过这个主题,国际博物馆日希望大家关注这样的一个焦点:鼓励社区和博物馆从业者拥有多样化的观点,鼓励博物馆利用展览和讲故事的方式克服偏见。 ...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1. “国际博物馆日”文化读城特别活动

  2. 文化读城·国宝展示特别活动
    活动时间:2020年5月9—5月18日
    活动地点:新华书店、六安图书馆
    主要内容:安徽博物院携手皖新传媒及六安图书馆,共同打造“国际博物馆日”文化读城·国宝展示特别活动,将安徽博物院8件国家宝藏及省内各博物馆优选出的当地国宝级文物,通过皖新传媒旗下17家市级新华书店门店、六安图书馆进行海报、展板展示,读者朋友们可现场观看,也可扫描海报二维码了解更多安徽的国家宝藏。
  3. 文化读城·国宝微课堂
    活动时间:2020年5月10日—5月18日
    播出平台:皖新传媒官方微信
    活动内容:5月10日开始,由安徽博物院和皖新研学共同打造的“国宝微课堂”线上活动正式启动了!我们将采用图片、音频等表现形式,以每天一篇的方式为您深度解读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8件“国家宝藏”,让国宝故事真正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4. 文化读城·“鄂君启金节”和“宋景德镇窑青白瓷温碗注子”背后的安徽考古故事
    活动时间:2020年5月18日
    播出平台:安徽博物院和皖新传媒官方微信
    活动内容:邀请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陈超,给读者和观众带来一场线上的精彩课程,解说“鄂君启金节”和“宋景德镇窑青白瓷温碗注子”背后的安徽考古故事。
  5. 文化读城·少年说:文明史数来宝
    活动时间:2020年5月9日
    播出平台:皖新传媒官方微信
    活动内容:安徽地区精彩绝伦的历史文物和独具特色的地域风貌吸引了诸多关注,为了使安徽历史为更多人所了解熟知,安徽博物院的小演员特别录制了这段《文明史数来宝》,将《安徽文明史陈列》的展览内容编排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
  6. 博物馆里的节日

  7. 博物馆里的节日—母亲节
    活动时间:2020年5月10日
    播出平台:安徽博物院官方微信平台
    活动内容:疫情期间,安徽博物院社会教育部特别开设了线上活动《博物馆里的节日》这一系列节庆体验课程,介绍母亲节的由来、习俗,学习传统诗句中流露的浓浓亲情。最后通过手工视频,向母亲献花。
  8. 博物馆里的节日—护士节
    活动时间:2020年5月12日
    播出平台:安徽博物院官方微信平台
    活动内容:通过微信推文,与观众分享安徽省静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奔赴武汉一线的陈西良主任的抗疫背后的故事,致敬抗疫英雄!
  9. 博物馆里的节日—“520”感恩节
    活动时间:2020年5月20日
    播出平台:安徽博物院官方微信平台
    活动内容:通过微信推文,带领公众走进安医附院援鄂医疗队,去聆听他们讲述抗疫背后的故事,感受医护人员的伟大,感恩医护人员的无畏付出!
  10. 其他专题活动

  11. 古风汉韵,博物馆里的“一眼千年”
    活动时间:2020年5月30日
    活动地点:安徽博物院
    活动内容:汉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推崇。汉服出行既然是向前人致敬,又是宣传传统文化。让我们跟随汉服少年的脚步,走进安徽博物院,了解安徽悠久的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2. 安博趣学院
    活动时间:2020年5月15日—5月31日
    播出平台:安徽广播电视台FM96.1电台及蜻蜓FM合肥站
    活动内容:由制作方将安博微课堂内容同步于FM96.1电台,以音频的形式播放,并同步于网络永久链接(蜻蜓FM合肥站),可反复在线收听。根据安博微课堂内容,制作宣传海报,海报上呈现解说藏品图像及扫码在线收听二维码。扫码后可直接转到蜻蜓FM合肥站平台在线收听,通过FM96.1电台粉丝群、主播朋友圈、官方微博平台宣传。
    收听方式:
    ①打开广播,搜索FM96.1 频率,工作日每天07:15、11:15、16:15播出《安博趣学院》,每天带你了解一个安博国宝小知识
    ②下载蜻蜓FM APP,搜索《安博趣学院》,进入专栏后即可收听,工作日每晚20点更新
  13. “云游安博”系列直播

  14. 品徽风皖韵 看江淮文明
    活动时间:2020年5月16日
    播出平台:淘宝直播平台
    活动内容:主要介绍新馆二楼~三楼的相关文物及“网红文物”等, 同时结合文创商品进行讲解,讲述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使大众在“云逛博物馆”时也能够将“博物馆带回家”。
    直播期间,观众可以通过有奖竞猜方式获得奖品。微博互动形式:直播期间,用户可以根据活动回答问题并发布在微博中,文字带话题并 @安徽博物院、@文博之眼 活动结束后将选取幸运观众送精美礼品。
  15. 云游“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
    活动时间:2020年5月18日
    播出平台:网易新闻APP
    活动内容:我院携手网易安徽开展直播,策展人带领观众云游“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
  16. 云游“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
    活动时间:2020年5月31日
    播出平台:新浪微博
    活动内容:我院携手新华社与新浪微博开展直播,策展人带领观众云游“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
  17. 阅文博 • 读世界

  18. 安博阅读空间首届“少儿文博阅读季”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2020年5月—8月
    活动地点/线上平台:线上社区/合作单位
    活动内容:通过线上导读、阅读打卡、成果展示、书摘漂流等丰富的环节,带领大家一起打卡阅读和文博有关的书籍,感受知识的美妙与乐趣。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

展览名称:“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

展览时间:2020年5月-2020年8月

展览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

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历史的北魏都城,连接着塞北与中原,交汇着草原与农耕文明。

1600多年前,来自塞北草原的拓跋鲜卑创建了北魏王朝,当他们驭马南下,迁都平城,北魏王朝迎来了辉煌的97年,拓跋鲜卑由此成为“第一个成功扎根中原的草原民族”。而他们的到来,让平城华丽转身成为商旅云集、文化荟萃的国际化大都市。

“融·合”展300多件北魏平城时期的文物,将为观众讲述这段“融合”的故事,让观众领略北魏平城南北交融、丝路往来的繁盛气象,感受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传统与绵延不断的生命力,传承开放、共享、团结、互助的精神。

2019年新出土的壁画
东壁壁画

北壁壁画

北魏墓葬承袭汉代的厚葬之风,主张“事死如事生”。这组壁画为北魏文成帝太安、和平年间(455-465年)产物,以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为蓝本,描绘了出行、庖厨、宴饮等内容。整组壁画既有汉文化的承继,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西方元素,侧面反映了北魏平城时期民族交融、文化碰撞的历史进程。

身着袴褶或襦裙的拓跋鲜卑形象
陶马俑
造物的文化反映历史的细节

器物的造型、历史、文化有的表现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并存共生,有的表现为吸收杂糅后的创新,有的融入西方文化、佛教艺术元素。


绿釉方形毡帐

“平城”瓦当

铺首

石灯
烟火日常
陶猪

陶鸡

陶羊

陶灶

从原始的篝火到火塘、火灶,反映的是饮食的精细化历程。南北朝时北方的火灶多为1个火眼,灶面较小,且有高而宽的阶梯式挡火墙。受北方影响,南方火灶也加了阶梯状挡火墙,只是相对低矮。隋唐时期的火灶便是在南北朝火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陶井

井是农耕经济的产物。北魏平城墓葬中出现陶井,一方面是受汉晋墓葬习俗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汲水设施的先进,是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


双耳铜鍑

铜鍑,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炊具,是草原文化代表器物之一,北魏迁都平城后仍在使用,是其游牧传统尚存的体现。


带字瓶(分别为酒酿瓶、酒瓶、乳瓶、粳米粥瓶)

暗划纹平沿陶壶是北魏平城的典型器物,鸡首壶则盛行于南方地区,“鸡”和“吉”谐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渴求,是传统汉地文化的鲜明体现。这件平沿壶细颈鼓腹,肩部装饰鸡首,是南北文化结合的产物。

《中国陶瓷史》认为“北方青瓷的生产始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充分材料可以说明。据出土文物考察,推测其始于北魏晚期”。一般认为,平城时期的青瓷多为南方所产,在南北互通中进入平城。

平城——丝路起点

太武帝拓跋焘时期,沉寂的绿洲丝路恢复生气,平城成为4-6世纪丝路的东方起点。期间朝贡、贸易不胜其数,各种稀奇商货、技术都汇聚平城。而从西方传来的佛教在北魏得到了空前发展,北魏皇家工程——云冈石窟,便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它荟萃了造像、乐舞、纹饰等艺术精髓,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典范,也是开放、共享的丝路精神完美的体现。


釉陶骆驼及牵驼俑

蓝玻璃瓶

玻璃瓶

下颌托

下颌托,丧葬用品。环绕于人头部及下颌后绾结于颅顶处,用以固定死者面部,防止变形。


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

杯体具有东罗马(拜占庭)容器的显著特征,且杯体装饰题材与希腊文化的酒神节有关,是表现西方文化的金银器杰作。


波斯银币

波斯萨珊王朝(226-651)为西亚大国,其波斯银币为当时国际流通货币,银币正面为君主肖像,由不同的印模压印而成。背面由火坛和祭司组成,图案外围装饰联珠纹。北魏平城时期的丝路主干道上就曾出土了数百枚波斯银币。


金五铢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时期,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流通货币,其中原文化元素被西域及中亚、南亚各国接收吸纳,衍生了多元的货币文化。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北魏王朝组织雕凿的佛教艺术宝库,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丰碑。在这座佛教圣殿中,每一期造像都各具特色,体现了北魏王朝深入汉化,佛教逐渐中国化、世俗化的进程。

3D打印云冈石窟七佛造像
多元文化的展览
国际博物馆日历年主题一览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收藏本站 | 友情链接

新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  老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268号

安徽博物院版权所有    皖ICP备17004114号    皖公网安备34010302001166号

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盗用本网站照片或文字,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