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书法精品展
展出时间:2008/09/29 - 2008/10/29
展出地点:
清代中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剧变时期,书坛呈现出奇姿异态的繁荣景象。纵观清代书法诸家,邓石如是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和篆刻家。真、草、隶、篆无一不工,隶篆功力最深,影响最大。邓石如的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一座杰出的丰碑。
邓石如书法四体皆工,然而最大成就在于篆书。他精研三代秦汉文字,吸收秦李斯、汉碑篆额及唐李阳冰等体势笔意,兼收并著,又创造性的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引领了清代篆书的大发展,至今被学篆者奉为圭臬,对篆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邓石如的隶书兼有三国及北魏书风,用篆籀之笔略掺行草之意,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体方势圆,紧密遒古,中锋运笔,逆入平出,遗貌取神,磅礴飞动,成为清代继郑簠、金农之后的一代隶书大师。
邓石如的楷书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晋南北朝体势,方笔居多,间用隶法,结体平稳疏朗,风格整肃秀逸,能与欧褚暗合,与当时雍容华贵的馆阁体判然异途,为真书在学习和继承传统方面,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途径,表现了勇于探索的精神。
邓石如的行草书则揉入篆隶和北魏书意,翻转持重,方园兼行,迟留涩进,空灵畅达,打破了帖学行草圆熟平顺的法度,给当时帖学流行的书坛新增了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邓石如的篆刻则得力于书法,苍劲庄严,流利清新,一洗过去刻板拘谨之风,汇阴柔与阳刚于一炉,在凝练苍朴的铸凿之刀中熔入柔毫长锋的韵味,能够达到“书从印发,印从书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境界,冲破当时只取秦汉的局限,使印坛面貌为之一变,世称“邓派”(皖派)。
观众可从42幅邓石如的书法精品中,领略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展出地点为省博物馆东二楼展厅。展出日期为2008年9月29日至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