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在安徽举办
5月21日至23日,由安徽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共同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承办的“2025年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在安徽黄山举办。来自安徽、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59家博物馆、纪念馆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以“流动的文明——博物馆教育与快速变化社会的双向奔赴”为主题,围绕“技术创新、文化互动、社会协同”理念,致力于构建彰显中原文化特质、适配新时代传播规律的博物馆教育体系新范式。培训主题下设“共话”“共创”“共生”三个分论坛,分别围绕博物馆教育的多元需求满足、社会化参与新场景构建,以及未来教育图景的韧性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
培训采用专家授课、主旨发言、研讨交流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家授课环节,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主任范雪纯、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何宏三位专家分别围绕博物馆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传播、中小博物馆的教育创新实践、博物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为学员们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主旨发言环节,来自山东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的5位代表,分别就展览数智化应用背景下博物馆研学产品开发、流动服务优化、社会讲解乱象治理、基层博物馆破圈实践等热点问题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和思考见解,为博物馆教育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举措、新思路。
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五省博物馆之间的深度交流与资源共享,更为博物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注入了创新动能。未来,五省博物馆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理念深化协作,共同推动博物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彰显博物馆的独特价值与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