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建筑上的一抹神韵——琉璃构件
琉璃用于制作建筑构件,既有实用功能,也兼具装饰效果,它的运用是中国建筑工艺上的一次重要突破。琉璃构件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明清时期的琉璃制作工艺水平大幅提升,琉璃构件开始大规模使用于诸多大型建筑,代表性建筑如皇家宫殿、帝王陵寝、王府宅第等,其中常见构件有琉璃瓦、琉璃砖、琉璃门、琉璃神兽等,这些琉璃构件造型生动、色彩斑斓、精致华美,为我国古代建筑增添了一抹神韵。展厅实景图安徽博物院新馆...
-
一起看“图·语”|我国版画的起源与发展
图·语——明清徽派版画精品展正在安徽博物院老馆精彩展出展览精选明清时期徽派版画代表作带领观众走进古代版画的世界了解版画历史和独特制作技艺近距离感受徽派版画的艺术魅力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我国版画起源和发展的知识吧版画,是运用刀、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雕刻后印制出来的图画,是集绘、刻、印于一体的图像艺术。我国古代版画以木刻为主,多用于复制图像,绘、刻、印三者分工,称“复制版画”。后逐渐...
-
南京博物院藏《明人肖像册》:明代官员的“证件照”
此《明人肖像册》共有12开,分别描绘有汪生洲、何斌、徐渭、徐惺勿、李日华、刘宪宠、刘伯渊、童学颜、罗应斗、葛寅亮、王以宁、陶虎溪十二人,他们皆是明代万历、天启年间浙江籍(慈溪、绍兴、杭州、嘉兴一带)的官僚或名士。其中除儒生装束的徐渭外,其他十一人都是浙江地区的官员。画中,官员们一律头戴幞头形制乌纱帽,身穿红色盘领窄袖大袍,目视观者,神态坦荡平和。同时,众人又各具形貌特征和精神状态。南京博物院藏《明...
-
展品解读 | 红军坝背后的故事
最近很多朋友到老馆参观了“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并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的观展感受,对这项伟大的灌区工程赞叹不已!展览第一部分“千年夙愿”中一幅创作精美的木刻版画《红军坝》时常能引起观众情感共鸣,伫立于画前,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筑坝抗旱的峥嵘岁月。本期我们将向观众朋友深度解读红军坝背后的故事。观众参观木刻版画《红军坝》木刻版画《红军坝》打起红军坝,旱魔踩脚下;抗旱夺丰收,人民威力大。这是一首土地...
-
区分品秩,彰显身份——明代玉带板
明 玉带板 南京博物院藏玉带是镶缀薄板状玉片(玉带板)束于腰间的革带。束带用玉始于唐,唐代以玉带入官服,以带板的质地、纹饰、数量来标示官员品级高低。自唐至明,统治者们都将玉带与权力、地位相匹配。明代的玉带形制已发展成熟,“蟒袍玉带”是当时颇为显赫的装束。明式玉带以镶缀20枚玉带板较为常见。带板各部分名称为:“三台”“圆桃”“辅弼”“䤩(chá)尾”和“排方”。“三台”指前部正中3枚一组带板,中间为...
-
展览|风景入画——看展赏英国风景
风景画是英国对世界视觉艺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从葱葱莽莽的森林到浩瀚无垠的大海,从繁华复古的都市到质朴自然的乡村,都成为艺术家们的创作主题,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一时期,透纳作为风景画的代表人物,将英国风景画推向了巅峰。“从透纳到莱顿——英国绘画的黄金时代”展览中有许多关于英国本土的风景画,让我们在展览中细细品味温文尔雅的英伦风情吧!画不尽的海景英国母亲河:泰晤士河沉船浮标约瑟夫·...
-
新展|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
展览信息展览名称: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开展时间:2023年11月15日展览地点:安徽博物院老馆西一楼“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序厅“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水利厅和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于11月15日在安徽博物院老馆隆重启幕。展厅内景展览展厅...
-
展览|穿越时空 跨越国界 他们在安徽博物院“重聚”——关于“拉斐尔前派” Pre-Raphaelite
1848年 秋三位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约翰·埃弗里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组建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他们推崇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的真诚与朴实他们致力于“在画布上描绘自然”他们反对英国皇家美术学院“过于忠实地追随拉斐尔主义”他们反抗当时“循规蹈矩的艺术作风”他...
-
元青花灵芝纹环耳匜
安徽博物院现藏文物31万余件,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书画、徽州雕刻、古籍善本、契约文书、近现代文物及潘玉良美术作品等。今日与大家分享一件有颜有料又有内涵的文物——元青花灵芝纹环耳匜。基本信息年代:元出土:1977年出土于安庆市反修路一处元代窖藏尺寸:器高4.3厘米,口径13.2厘米,底径8厘米收藏:安徽博物院身材有料方唇、芒口、弧形腹,砂质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