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老馆)

前 言

近代以来,安徽人民英勇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安徽广泛传播,安徽地方党组织逐步创建。安徽党组织建立后,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开展工农运动,有力推动安徽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安徽地区相继爆发阜阳“四九”起义、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请水寨暴动等一系列武装斗争,组建工农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走上焕然一新的革命道路。全国抗战爆发后,安徽地区军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构筑起全民抗战的坚固长城。新四军在安徽集结成军,奔赴战场,英勇杀敌,成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军。解放战争期间,安徽成为夺取革命最后胜利的重要战场。人民解放军鏖战于淮河两岸、大江南北,誓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安徽人民最终迎来革命胜利,建立人民政权,走上社会主义崭新道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安徽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是一方敢为人先的创新之地。今天,安徽人民将继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重点展品介绍

  1.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主要领导人。1915 年9 月15 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掀起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民众进行思想上的启蒙。


  2.1919 年庐州学生团泣告同胞书

  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国内的“五四”爱国运动,运动最先由北京青年学生发起,提出“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此后全国响应。此《泣告同胞书》是1919 年庐州(合肥)学生团发起,组织青年学生在合肥街市游行,大声疾呼,唤起同胞对青岛问题和二十一条的重视,共同反对日本,抵制日货。


  3.农民协会秘密暴动遵议单


  4.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示意图1930 年秋,蒋介石纠集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12 月30日,红一军在东西香火岭全歼敌中路军,击溃右路军,这是打破敌第一次“围剿”的关键之役。其后,红军收复敌占领的苏维埃区域。


  5.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示意图1931 年3 月,敌对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红四军主力先后在东西两线作战,取得胜利,先后歼敌5000 余人。主力红军也由3 个师扩大到4个师,兵力达2 万余人。


  6.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示意图1931 年秋,国民党政府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同年11 月,红四方面军成立。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包括黄安、商潢、苏家埠和潢光四大战役,历时半年时间,歼敌约6 万余人,鄂豫皖根据地得到迅猛发展。


  7.1935 年高敬亭领导的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凉亭坳聂家老屋


  8.安徽省战时文化事业委员会欢迎史沫特莱(1939 年)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美国记者。1938 年至1940 年间,先后访问过皖南新四军军部、皖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写了大量新闻报道,向全世界介绍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的情况。


  9.成本华(1914-1938)安徽和县人。抗战爆发后参加和县抗日武装,1938 年4 月被日军俘虏,惨遭杀害。照片中,成本华面对死亡毫无惧色,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畏牺牲、誓死抗争的决心和勇气。


  10.新四军主要将领合影

  叶挺(前排左三)、袁国平(前排左二)、周子昆(前排左一)、陈毅(前排右三)、粟裕(前排右二)


  11.教导总队进行对骑兵射击战斗队形训练


  12.在皖南岩寺集中的新四军部队进行战前动员


  13.云岭陈家祠堂周恩来与新四军领导人合影

  左起:陈毅、粟裕、傅秋涛、周恩来、朱克靖、 叶挺


  14.1939 年3 月14 日周恩来离开新四军军部前与新四军指战员的合影


  15.第一支队挺进苏南

  1938 年5 月,第一支队经泾县茂林、南陵土塘进入苏南茅山,开展游击斗争。


  16.第二支队第三团官陡门战斗胜利后合影


  17.安徽民众庆祝抗战胜利


  18.王匡《跃进大别山》

  王匡(1917 - 2003),广东东莞人。1946 年在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任周恩来秘书,筹备新华社临时总社。1947 年,参加刘邓大军前线记者团,发表了《南征散记》、《跃进大别山》、《蒋管区农村见闻》等著名新闻通讯。


  19.淮海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炮兵向前挺进,俘虏押送后方


  20.淮海战役解放军某部庆祝淮海大捷,战士们表演游艺节目


  21.1949 年3 月22 日,渡江战役总前委移驻蚌埠孙家圩子


  22.渡江船只冒着炮火向南岸进发


  23.一等渡江功臣 马毛姐生于1935 年,安徽省无为县马家坝村人。1949 年4 月,年仅15 岁的马毛姐参加渡江战役,获得“一等渡江功臣称号”。1951 年国庆节,受邀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24.1949 年10 月1 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25.安徽省人民政府铜印

  1949 年2 月16 日,华东局接到党中央批示,决定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宋任穷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兼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此印即为此时铸造。后因解放形势的迅猛发展,华东局于4 月3 日决定暂不成立安徽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以长江为界分治。此印旋废。

第一部分 革命赓续 安徽建党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廷的腐朽统治与西方列强的殖民压榨,造成安徽人民饥寒交迫,苦不堪言。为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安徽人民奋起抗争,拉开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安徽地方党组织建立后,成为领导安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核心力量。

第二部分 红色沃土 红军摇篮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高举革命旗帜,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安徽地区党组织领导发动工农武装起义,组建工农红军,创建苏维埃政权,带领安徽人民走上革命的正确道路。皖西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安徽地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区经济社会呈现崭新面貌。

第三部分 华中砥柱 铁军战歌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安徽是党中央“发展华中”战略实施的重要区域。全国抗战爆发后,安徽党组织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省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形成。新四军在安徽集结成军后,迅速奔赴抗日战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成功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成为安徽抗战的主力军。安徽人民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最终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四部分 江淮鏖兵 革命胜利

安徽是解放战争决战的重要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人民追求独立与解放的意识日益强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徽人民全心投入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中,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全力支援人民解放军,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实现安徽全面解放,建立全新的安徽人民政权,安徽历史从此翻开崭新一页。

结束语

在中国人民革命征程中,安徽这片红色沃土孕育中国革命的燎原火种,汇聚中国革命的杰出人物,见证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承载中国革命的精神力量。江淮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奋发有为,用坚定乐观的革命信仰、开拓创新的豪情毅力、敢于担当的牺牲奉献,铸就出中国革命道路中的安徽功绩,书写出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安徽情怀,显示出中国革命力量中的安徽风范。实干兴邦,奋发图强,继承与发扬安徽红色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安徽人民一定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全面提高“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徽篇章。  

分享:

展览照片/文物照片

总记录数:26

总页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