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创新活力 推动文化惠民 ——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助推社科普及

发布时间:2023/01/06浏览次数:1241

(转自学习强国)

作者: 胡敏

《安徽省社科普及条例》的通过和施行标志着安徽省社科普及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既为全省社科普及切实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使命担当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也为全省社科普及基地进一步开展社科普及宣传活动,加强思想文化领域阵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博物馆发展迎来了最好时代。安徽博物院上下一心,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取得了不俗业绩——2022年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和全省社科普及基地,安徽博物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社科普及工作,视社科普及为己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推动社科普及与文博事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径。在传承红色文化方面,依托馆藏策划红色系列主题展览,推出“‘四史’教育在安博”品牌,开发“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大型主题展览,2018至2021年,先后推出“向往——我与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决胜——全面小康路上的安徽”,“初心映江淮——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展”。5年共7个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向往——‘我’与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推介特别奖。在讲好地域故事方面,依托新馆展示多元地域文化,打造有品位、有温度的“文化客厅”。策划以徽文化、桐城派文化等为主的安徽地域文化主题展,引进故宫、意大利、日本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文化展,同时围绕每个展览举办一场讲座、出版一本专著、组织一系列活动、研发一批文创,不断延伸展览影响力,讲好安徽故事、中国故事。在营造沉浸体验方面,建成“安博智时空”,推出“安小博游历记”数字体验展,通过动画故事、互动体验、VR场景等,为青少年营造集科技感、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沉浸式空间体验。在打造融媒矩阵方面。与新华网、安徽卫视等主流媒体平台,抖音、微博等大型互联网平台联动,推出展览直播、数字云展、线上沙龙等文化服务,年受众数千万人次,成为疫情时代下服务公众新增长点。在推动共建共享方面。与社区、街道、商业综合体共建“家门口的博物馆”;与高等院校、省非遗中心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举办“安徽文博讲堂”“志愿服务基层行”“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等系列活动,研发“徽学堂”“科普晓时光”“非遗技艺体验”等系列课程;组织开展“鉴宝江淮行”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并积极发挥省级龙头馆的示范引领作用,向全省市县博物馆提供文物资源、展览展示、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不断拓展全省博物馆的“大学校”作用。

《安徽省社科普及条例》已经施行,安徽博物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全方位立体式学习贯彻落实《条例》,以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充分发挥博物馆“城市文化客厅”作用,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是用心用情讲好“安徽故事”,打造地域文化、馆藏精品、考古成果、美术名家、红色文化等五大展览系列,推出云展览、数字展,提供“菜单式”展览服务;向境内外输出优质展览,促进安徽文化“走出去”,世界文化“引进来”。二是全力打造品牌社科普及活动。立足彰显安徽地域特色的“接地气,有人气”的活动策划,建立“徽学堂”代表性教育项目资源库,加强“安徽会客厅”品牌建设;与学校、科研院所、社区、部队等共建“教育联合体”,重点建设“大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和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基地,开展“探秘考古现场”“解密文物修复”“博物馆里趣研学”夏令营等研学活动,打造社科普及活动。三是着力实施宣传增效工程。聚焦交互式、沉浸式内容生产,推出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宣传作品。继续整合全省博物馆资源,积极融入长三角博物馆传播矩阵。加快馆藏资源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通过云直播、云讲座、云展览,多路径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我们将做好《安徽省社科普及条例》的宣传者、贯彻者、执行者,在传播社会科学理论、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上贡献博物馆人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安徽博物院

责任编辑:张会生 唐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