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从这里“走”来

发布时间:2023/11/14浏览次数:906

1956年11月14日,安徽省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成立,也是建国后我国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一所省级博物馆。在此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省的文博事业已经得到了较大发展。下面让小编带着朋友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吧!

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安徽省委、省政府英明决策,1949年12月成立“皖北区革命历史文献实物收集委员会”,负责收集各种革命文物、文献;1950年1月,皖南行署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皖南区革命文物收集委员会;同年9月,成立皖南人民文物馆;也是在这一年,皖南、皖北科学馆分别成立。除了文博机构的建立,还先后发掘、发现、征集了一大批重要文物和遗迹,并在省内各地和北京举办文物特展、文物陈列和巡回展览,向社会开放。

1950年皖南人民文物馆旧影

1952年国庆节皖南人民文物馆举办图片展览

皖南区人民科学馆旧址

1953年4月23日,皖北区革命历史文物陈列所、皖北科学馆、皖南科学馆、皖南人民文物馆合并成立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的创立,将全省的文博资源有机融合,为安徽文博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筹备处建立后,一面征集文物,一面进行基建和陈列展览工作。上世纪三十年代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的楚器27箱,从南京运回芜湖。1953年由博物馆筹备处清点整理并编辑出版《楚器图录》一、二集。当年6月至11月,文化部主办《楚文物展览》,我省出土的6件楚器珍品参加展出。10月1日,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举办的国画展览开幕,展出历代名家作品222件。

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成立大会合影

博物馆筹备处芜湖分处国画展览工作人员合影

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成立的函

《安徽博物馆筹备处所藏楚器图录》(第一集)封面

1954年到1956年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成立前,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举办了多个展览,组织调查征集工作小组征集文物,对寿县春秋晚期蔡昭侯墓、合肥小南门建筑工地元代金银窖藏、安庆棋盘山糖厂建筑工地元代范文虎墓进行考古发掘。1954年8月博物馆展览大楼正式动工兴建,1956年2月竣工交付使用,1156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当时堪称国内独树一帜,引领了国内博物馆建设的风潮。

1956年11月14日,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成立,开启我省文博事业的新篇章。

安徽省博物馆建成后,观众纷纷走进博物馆参观

安徽省博物馆全览

观众参观文物

安徽省博物馆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现为一院两馆运行模式。老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以成立之初建成的陈列展览大楼为基础,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87号,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

建馆以来,安徽博物院以文物资源为基础,陈列展览为平台,文保科研为推力,宣教服务为保障,跻身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行列,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等殊荣。安徽博物院现藏文物31万余件,收藏体系完备,在陈列展览、文物修复保护、文创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中,屡创佳绩。

近年来,安徽博物院致力于博物馆智慧化、展览数字化、社教品牌化、文创跨界化等工作。倾力打造“安博智时空”数字体验馆;打造三官庙遗址房址复原展示为主体的考古体验区;建立“徽学堂”教育项目库;精心策划安徽文博讲堂、安博会客厅等系列品牌社教活动;创新推出画魂玉良等九大系列上千种文创产品;在城市商圈推出图文分展+文创展示,打造“家门口的博物馆”;通过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推出线上展览、直播推介、云游博物馆等线上活动,形成当代博物馆功能多元化、服务人性化的发展特色。

随着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安徽博物院已走过70多年的光辉历程。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走进新的历史阶段,安徽博物院必将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坚持探索与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贡献安博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