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之姿——明式家具美学展”在安徽博物院开展

发布时间:2024/01/25浏览次数:1846

1月25日上午,“天成之姿——明式家具美学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正式开展。

明式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一榻一几、一桌一柜,简练朴素、静穆大方,凝练了“自然天成”的风格、“虚无空灵”的意境、“美善相生”的功用、“理想浪漫”的精神。它继承了宋代家具的特点,以江南地区为源,于明代嘉靖、万历到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发展壮大,影响了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家具的制作与使用。

此次展览由安徽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合作主办,是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馆中明式精品家具首次“集体”出馆亮相。展出的家具大多来自著名学者王世襄和陈梦家的旧藏。这些家具是蜚声海内外的精品,更有部分传世的孤品,为中国古代家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

展览分“幽香雅室”“良工巧作”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幽香雅室”通过构建“厅堂”“书斋”“卧房”三个场景展示明代文人的家居环境,并突出空间意象与空间功能的重要元素。展厅形式设计极力营造园林式步移景异的展览效果与简洁柔婉的艺术氛围,以强调明代文人士大夫竭力追求的雅致生活。此单元重点展示的黄花梨夹头榫大平头案案长350厘米,用如此长的独幅板作面心者仅此一件。紫檀无束腰裹腿罗锅枨画桌极简的造型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厚的文人气息,在传世实物中如凤毛麟角。黄花梨螭纹联二橱则造型秀丽,纹饰精致,美轮美奂。

第二单元“良工巧作”通过“巧工”“良材”两组从微观层面解构明式家具的造型、纹饰、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和对木材的选取和利用,这些榫卯结构、装饰纹样、硬木质感,在工匠奇巧技艺下,成就流畅的线条、严谨的结构、雅致的造型,成为凝重而不失灵动,简约又不简单的家居经典。其美在外形、在良材、在巧工,更因审美的传统、文人的旨趣,富有哲思、内涵。此单元重点展示的黄花梨玫瑰椅轻巧方便,颇得文人喜爱。黄花梨四足八方香几造型新奇,气韵不俗,设计、做工极为考究。黄花梨宝座式镜台上部如同椅子的扶手与靠背,远看如同一把小椅子。镜身满饰精致花纹与镂空雕刻,非常典雅灵动。

从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中国传统家具伴随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逐步形成完善的体系。每一个部件,有自身适度的曲率与功能;每一组纹饰不求华丽繁复,却着重细节刻画;每一处线条,如中国书法起承转合,行云流水。兼顾实用与美观,在不显眼的地方下工夫,这就是明式家具,彰显文人趣味、时代精神,呼应张弛有度的人生态度。

龙年新春即将到来,本次展览将在春节期间为观众带来一场明式家具美学盛宴,愿您在观展、游园、打卡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明代传统美学的意蕴与意境。在展览里我们为观众精心搭建了“第一把交椅”“书房”“卧榻”互动区,在这里,您还可以携家人穿上明制服饰拍一张有调性、有韵味的明式“全家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