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先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博物院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28浏览次数:874

5月24日上午,由安徽博物院、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安徽省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的“江淮地区先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新馆)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提炼地方文化特色,体现江淮地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演进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于安徽博物院新展“融汇四方 光耀江淮——群舒文化展”开展之际举办,特邀国内外高校、文博业内6位知名专家作主旨发言。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一级巡视员何长风、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汪智勇,山东博物馆副馆长高震、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安徽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雷修佛,副院长郑道春、卞坚,安徽省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徐大珍等出席会议,来自省内外20多家博物馆嘉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师生以及安徽博物院员工共计170余人参会,安徽省博物馆协会成员单位近百名会员于线上聆听会议。

研讨会现场

安徽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雷修佛主持开幕式,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一级巡视员何长风、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分别致辞。何长风强调,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通过加强文物研究阐释、提高展示传播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希望以本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以展览带动学术,以研究助力展览,将安徽地域文化研究推向纵深。赵志明指出,山西和安徽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博物院与安徽博物院多年来持续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寄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征程中,两院继续携手共进,谱写新的文化篇章。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一级巡视员何长风致辞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致辞

安徽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雷修佛主持开幕式

安徽省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徐大珍主持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良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张敏,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日本金泽大学古代文明・文化资源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菊地大树,山东博物馆副馆长高震,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爱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分别作题为《考古所见西周时期江淮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群舒与吴越》《先秦时代淮汉流域养马策略初索》《浅议齐鲁文化与江淮文化》《群舒文化的初步认识》《皖文化相关问题的思考》等主旨发言。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各位专家的发言深入浅出,鲜活有趣,让考古知识不再“高冷”,让文化遗产更加“亲民”。

徐良高教授作题为《考古所见西周时期江淮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的主旨发言

张敏研究员作题为《群舒与吴越》的主旨发言

菊地大树教授作题为《先秦时代淮汉流域养马策略初索》的主旨发言

高震副馆长作题为《浅议齐鲁文化与江淮文化》的主旨发言

张爱冰教授作题为《群舒文化的初步认识》的主旨发言

叶润清所长作题为《皖文化相关问题的思考》的主旨发言

安徽省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徐大珍主持研讨会

会前,各参会嘉宾还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新馆)五楼临展厅参观“融汇四方 光耀江淮——群舒文化展”。

参会嘉宾参观“融汇四方 光耀江淮——群舒文化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