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博讲堂第五十四讲——魏峻研究员做客安徽文博讲堂讲述水下考古

发布时间:2020/09/16浏览次数:5207

9月12日下午,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安徽文博讲堂举办了疫情发生后的首场线下讲座,听众热情依旧。本期特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研究员,博导,国务院特贴专家魏峻老师为大家带来“深蓝之下:走进水下考古”的专题讲座。

对于水下考古,这一不被众人熟知的考古领域,魏老师从四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了介绍:早期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有哪些水下的相关遗迹;为了获得这些水下的遗迹以及揭开水底世界的奥秘,人们在考古方面做了哪些事;20世纪80年代之后,水下考古大发展,它在技术上以及发展模式上有哪些变化;水下考古到底做哪些事或者说这个事情是怎么做的。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水下考古就开始萌芽了。从裸潜到原始管供潜水再到重装潜水,直到1943年法国海军人员雅克·库斯托发明了现代轻潜,才使得水下考古有了实现的可能。从发现希腊的安提基希拉沉船到发现失落的城市——索尼斯希拉克莱和卡诺帕斯,水下考古为观众们打开了考古的新视野。一系列的故事让大家在不知不觉间便对水下考古有了深厚的兴趣。而讲座中最吸引观众的就是著名的中国南宋商船南海I号的打捞始末。魏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南海I号初期打捞的原因、复杂的沉船打捞方法以及船上发现的精美文物。讲座持续了两个半小时,魏俊老师还耐心解答了观众提问,大家深切感受,中国水下考古的成就不仅凝聚了考古人的智慧与辛劳,更是国力强大的表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