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博讲堂第七十七场——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7浏览次数:3742

“沉睡数千年,再醒惊天下”随着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新出土文物的不断“上新”,大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神秘的古蜀王国。安徽博物院新展“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也将于4月20日在新馆开展,为向观众更好的普及三星堆知识,揭开古蜀文化神秘的面纱,4月15日下午、16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区八号坑“坑主”赵昊老师“两次”做客安徽文博讲堂,为大家带来《古蜀迷雾——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讲座。

之所以“两次”做客文博讲堂,是因周六场次的文博讲堂报名火爆,300多张门票瞬间被“秒空”,大量观众未抢到门票,为充分满足观众朋友们对三星堆讲座的热烈期盼,我院积极沟通协调,于4月16日(周日)上午临时增加一场讲座,仅28分钟,400余张门票又被一抢而空。

偶像来了,观众强烈要求“加场”

两场讲座的观众到座量均“爆棚”,但现场秩序井然。讲座首先从茂县营盘山遗存、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的发展演变,为观众梳理了三星堆文化发展的前后脉络。然后宏观介绍了8个祭祀坑的发掘历史与性质等,并带领听众,从封坑填土、灰烬层、间隔黄土层、象牙层、器物层,层层递进,揭示第8号祭祀坑的神秘面纱。最后“坑长”又从出土文物的角度,对比了三星堆与中原、长江中游地区青铜文化的区别与联系。整场讲座有广度、有深度、更有神秘感与趣味性。

现场讲座,一百把板凳“加座”

台上讲的精彩,台下听得入神,互动答疑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观众们纷纷举手提问交流,很多有深度的提问,获得老师和在场观众的肯定与好评。讲座结束后,“迷弟”和“迷妹”继续“追星”,纷纷围着赵昊老师交流并索要签名和合影。

认真听讲,互动答疑不断“加时”

此次讲座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线下”共800多听众参与了两场讲座,“线上”新华网直播间进行了视频直播,微博、爱奇艺直播、中安在线等视频平台进行同步转载,共60余万人次观看了此次讲座直播。

点击收看讲座回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