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博讲堂第一百场 | 七八千年前的“仓颉”们——淮河流域史前符号体系与汉字起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4/09/19
9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张居中教授做客安徽文博讲堂,为现场350余名观众带来《七八千年前的“仓颉”们——淮河流域史前符号体系与汉字起源的关系》讲座。
讲座伊始,张教授详细阐述了淮河流域史前刻符诞生的
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随后结合考古学资料,从地理位置与发掘简介、贾湖刻符的发现、贾湖刻符的研究、贾湖刻符的诞生背景等四个方面讲述了贾湖刻符。
接着,张教授以大量出土文物为基础,分析了双墩符号、大汶口符号、仰韶符号、龙山时代符号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随后解释道,淮河流域史前符号体系与后世商代甲骨文虽无直接关系,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探索汉字起源的珍贵资料和线索。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张教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地解答了观众提出的问题。整场讲座现场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后大批听众意犹未尽,纷纷继续咨询问题、请求签名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