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匠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发布时间:2020/05/06浏览次数:5559

安博微课堂开课啦!“国宝耀安徽”系列由安徽博物院专业讲解团队倾情奉献,每期带您了解一件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

第六课给大家带来的这件文物,它的名字叫做“‘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各位在安徽博物院“江淮撷珍”展厅中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伙说一说它背后的故事。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是安徽博物院的八大国宝之一,通高9.5厘米、直径14.5厘米,通体黝黑发亮,大气华美。盖和底分别雕刻有三组如意云纹,刀口深峻,磨工圆润。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条朱漆带,流动婉转,富有生意。在底部边刻有“张成造”三个字。

第6课:妙手匠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1.jpg

“张成造”漆盒的髹漆技法称为“剔犀”。剔犀是用朱、黑两色漆或朱、黑、黄三色漆,有规律地逐层髹至一定的厚度。然后用刀在漆面上刻画出云纹、蔓草纹等图案,刀口断面便会显露出不同的色层。剔犀还被称为“云雕”,日本人称之为“屈轮”,都是对其纹饰形态的一种描述。第6课:妙手匠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2.jpg

第6课:妙手匠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5.jpg

漆盒的盖和底分别饰有三组云纹,底部的云纹有所简化,呈现出双涡卷结构,这种云纹被称为“如意云纹”,曾被广泛应用于服饰、金银器、建筑、家具的装饰上,也是“剔犀”漆器最为常见的纹饰。飘逸流动的线条不仅体现出剔犀的叠层之美,而且表达了人们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

漆盒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其中髹漆是重要的一环。每层黑、朱漆带都要重复涂若干层才能达到一定的厚度,一道漆需阴干了之后经过打磨才能再漆。“张成造”漆盒的漆层厚约一厘米,只这道工序便要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这件漆盒从款识“张成造”三个字可知器物的制作者是张成。张成是浙江嘉兴人,是元代髹漆名家之一。嘉兴因地理位置优越,在元明时期经济水平较高,成为江南重要的漆业中心,涌现出一批髹漆名家。第6课:妙手匠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6.jpg

这件出自名家之手的漆盒历经百年,依然呈现出精光内蕴、婉转灵动的艺术气息,令人惊叹,不愧是国之珍宝。

第6课:妙手匠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7.jpg

第6课:妙手匠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8.jpg“张成造”剔犀云纹盘(故宫博物院馆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