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界的“大个子”

发布时间:2020/06/13浏览次数:4664

这件造型独特的陶器出土于距今约4800年前的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中,该遗址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史前建筑遗存之一。这件陶器中的“大个子” ,它的全名叫刻纹大口尊,在遗址中共发现12件。微信图片_20200615104154.jpg

刻纹大口尊,出土于尉迟寺遗址的中心部位10号祭祀坑中。它身长超半米,有着尖尖的脑袋,圆圆的肚子,相较于其他陶制容器,如陶簋、陶壶的小身材,它算得上是陶器界的“大个子”了。这些大口尊首尾相接,排列有序,其中有两件肩部刻有大汶口文化独有的特殊符号。符号呈上下结构,太阳和月亮的符号立在高高的山头之上。微信图片_20200615104203.jpg

虽然我没有脚,但是我有纹身

刻纹大口尊是神圣的祭祀用品,众人膜拜的礼器,因此它身上 “纹身”也具有了文化族徽的性质。但“纹身”的具体含义,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它代表日出正东,春天来临,是迎春祭祀的一个图像,还有专家认为这个图案与现行汉字中“旦”字原型较为相似,可能源于我国古代的祭天活动。但不论它的涵义是什么,都丝毫影响不了古人对它的喜爱。因为这种带有“纹身”的大口尊在遗址中多次被发现,或作为儿童葬具出现在墓葬中,或作为祭祀用具出土于祭祀坑中。在山东的多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也发现有类似的刻纹大口尊,两地出现相同的陶刻符号,绝非偶然,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