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

发布时间:2020/07/17浏览次数:5559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是由安徽博物院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共同主办,共展出309件(套)展品。通过展览,观众可聆听一段千年前的“融合”故事,回想平城当时民族交融、丝路往来的繁盛景象,感受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传统与绵延不断的生命力。同时,该展览尝试打破博物馆单线合作的界限,整合了考古所与博物馆的文物资源,通过考古与展览的联结,实现了文物利用率和文化传播效益的双提升。

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历史上的北魏都城,连接着塞北草原与中原,交汇着东西方文明。1600多年前,来自塞北草原的拓跋鲜卑创建了北魏王朝,他们驭马南下,迁都平城,北魏王朝迎来了辉煌的97年,拓跋鲜卑由此成为“第一个成功扎根中原的草原民族”。而他们的到来,让平城华丽转身成为了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这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交织,奏响民族交融的和谐之音;在这里草原丝绸之路牵系着东西方的脉搏,输送着物质与精神的养料。这是个大融合的时代,经济互通、文化互鉴、民族互融,所以,我们将北魏平城文物展览起名“融·合”。本文介绍数件精品文物,以飨读者。

北魏壁画(东壁)“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1.jpg

北魏壁画(东壁),长3.72、宽1.435米, 2019年4月,壁画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云波路华宇二期工地。北魏墓葬承袭汉代的厚葬之风,主张“事死如事生”。壁画以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为蓝本,描绘了庖厨、宴饮等内容。壁画中央是一座幄帐,账下端坐着墓主人夫妇,前面是一副三角形几案,案上放置有盛酒器,案旁围绕着六位男女侍仆。壁画左侧上下并置两张坐席,坐着七位吹打乐器的男性乐伎。壁画右侧为上下两排宾客,俱直立拱手。整组壁画既有汉文化的承继,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西方元素,侧面反映了北魏平城时期民族交融、文化碰撞的历史进程。

出行俑阵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2.jpg

该出行俑阵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车舆制度”,是古代以等级为标准制定出行时乘坐车轿的制度,是中国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拓跋鲜卑行于马背,无车制可言。公元405年,拓跋珪仿汉制,创立车舆制度。最前方为导骑俑,其后为鸡冠帽骑马仪卫俑,中间为数量庞大的风帽仪卫俑,在墓主人车辆的前后左右,还有武士和战马全身披铠甲的甲骑具装俑。

毡帐“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3.jpg

毡帐是鲜卑族的传统居所,保暖性能好,便于移动。毡帐以圆形居多,方形不常见,该方形毡帐的顶部开两个天窗,主要是为了控制天窗的开启和闭合。定都平城后出现了汉式的木构建筑,但毡帐仍被广泛使用,它是拓跋鲜卑在汉化过程中保留游牧传统之一。

瓷鸡首壶“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4.jpg

在我国陶瓷史上,魏晋时期北方出土的青瓷多为南方窑口烧制。北魏晚期,北方有了青瓷的烧造,不过这一时期北方的制瓷技术不成熟,瓷器器形多为碗、杯、盏等。对照青瓷发展特征,大致推断出这件瓷鸡首壶是由南方传到北方,虽然无法得知传输的具体经过,但它却实在地见证了北魏时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铜鐎斗“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5.jpg

鐎斗,是一种底有三足、盆形体、旁有持柄、柄端有兽头装饰的器皿,整个造型就像是一只矫首挺胸的猛兽,有着一种雄浑威猛的气势。鐎斗流行于汉晋时期,至唐宋逐渐消失。其功能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是一种青铜铸造的行军用具,每只可容一斗,除了可作为量器向兵卒分发粮食,亦可作为饭锅用以炊煮,夜晚军营巡逻,兵卒还可敲击发出声响,相互警示。

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6.jpg

西汉张骞通西域时,葡萄传入中原,但还只局限于王亲贵族享用。北魏时期,葡萄栽培技术在民间得以普及,平城“园种户植,接荫连架”。高脚金银杯的出土侧面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下生活习俗的变化,这件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腹壁呈束腰状弧形,杯身由葡萄藤组成五个圆环,环内浮雕五童子,腹部和高足面装饰莨苕叶与联珠纹,体现了希腊文化的酒神风俗,是表现西方文化的金银器杰作。

釉陶骆驼及牵驼俑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7.jpg

“胡人”是古代汉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并扩而大之,涵盖中亚、西亚等少数民族与国家。骆驼是商客的坐骑,也是托运物资的工具,被称为“沙漠之舟”。骆驼和胡人常常成组出现,骆驼与胡人的组合反映出当时北魏与西亚各国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磨花玻璃碗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8.jpg

萨珊玻璃在继承罗马玻璃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冷加工的磨琢工艺,在玻璃上磨琢出凹球面装饰。这件玻璃碗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土的玻璃碗造型极为相似,被研究者认定为萨珊波斯器物,是国内已发现的同类器物中最精美的一件,也是北魏平城时期中西丝路交往的见证。

金下颌托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9.jpg

下颌托,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托住下颌的工具,为丧葬用品。其材质有金、银、铜以及棉、绢等织物,环绕于人头部及下颌后绾结于颅顶处,用以固定死者面部以防变形。下颌托可能起源于古希腊,中国最早的下颌托实物出现于公元前10-前8世纪的新疆,北魏时期传入内地。

3D打印云冈石窟七佛造像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10.jpg

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动乱,百姓生活颠沛流离,需要有精神的依托,同时佛教所提倡的“忍耐、顺从”的观念也切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所以佛教得到较大发展。云冈石窟就是北魏佛教大发展的体现,这座佛教圣殿中,每一期造像都各具特色,体现了北魏时期佛教逐渐中国化、世俗化的进程。七佛题材流行于北魏时期,七佛代表着释迦牟尼及其之前的六位成佛者,象征着佛教的传承与永生。这组3D打印七佛造像,原型取自云冈石窟第13窟,通过全息数据的高保真采集、处理,1:1还原了云冈石窟造像的风采,其复制材料是一种环保型塑料,主要成分为淀粉,不仅具有耐潮、阻燃、防腐的功能,更是惟妙惟肖地呈现了云冈造像的砂岩质感。

放眼历史时空,北魏平城的历史是“短”而“美”的,它用短短不到100年的时间,留下了民族交往、交融的生动画面。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到洛阳,作为新的统治中心,公元534年,北魏被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不久便被北齐、北周取代,北魏正式灭亡。拓跋鲜卑也跟随者统治者的一系列汉化改革,逐渐同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但平城时期的97年,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也为隋唐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0年5月15日-8月15日

展览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二层临时展厅

主办单位:安徽博物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

支持单位:山西博物院、云冈石窟研究院、南京博物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