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特别篇 第八讲:“心血的结晶”——《拂晓报》

发布时间:2020/08/14浏览次数:6215

红色记忆特别篇 第七讲:“心血的结晶”——《拂晓报》 (3)_副本.jpg

这是一份旧得早已泛黄的《拂晓报》。谁又能想到,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里,它有如拂晓时吹起的集结号,指引着战士们奔赴抗日的战场;它又如黎明时的曙光,为苦难中的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它是党的喉舌,在皖北大地扎根、生长、绽放。

红色记忆特别篇 第七讲:“心血的结晶”——《拂晓报》 (1).jpg

这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他曾带领着新四军叱咤在豫、皖、苏三省的广大区域里,狠狠地打击着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他就是被毛泽东、朱德称赞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彭雪枫。

“将军”、“报纸”?这两个原本联系不到一起的词语,却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1938年秋,新四军游击支队即将向豫东、皖北的敌后挺进。部队出征前夕,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计划创办一份报纸,以此鼓舞战士们的斗志。9月29日,就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的一家农舍里《拂晓报》诞生了。彭雪枫为报纸起名《拂晓报》,并亲自挥毫题写了报头。

《拂晓报》创办之初,两支铁笔,两块钢板,两盒劣质油墨,一架残破油印机和半桶蜡纸便是全部家当。装备之差,困难之大,本已无法想象。再加上敌人的疯狂扫荡、封锁,各种必需物资奇缺。

1939年春,根据地发生了严重的春荒,军民都无粮充饥,每天仅靠着一点烂红薯勉强维持着。报社更是穷得连调油墨的煤油都买不起。油墨用完了,就用锅灰调棉籽油印报。彭雪枫坚决认为, “一支笔胜过两千支毛瑟枪”。为了度过难关,彭雪枫也当了回“秦琼”卖掉了自己心爱战马,为战士和群众换回了救命的口粮,也为《拂晓报》买来了新的油墨。

红色记忆特别篇 第七讲:“心血的结晶”——《拂晓报》 (2).jpg

1939年12月,远在延安的毛主席看到了《拂晓报》,十分欣喜。在给彭雪枫的信中他称赞报纸办得很好,并亲笔题词:“坚持游击战争。”这些都极大地鼓舞着大家办报的热情和决心,更加用心的要把报纸办好。从此,就是这样一份不显眼的战地油印小报,在豫皖苏边区和两淮城乡中名声鹊起,被广大敌后军民誉为“沙漠中的甘泉”、 “照耀通衢的灯塔”。“她的威力赛得过千军万马”,有如敌后的号角,震撼着沉沉的长夜。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夏邑县八里庄指挥作战时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7岁。秘书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份保存完整的《拂晓报》合订本,彭雪枫还用毛笔在封面上写下“心血的结晶”几个字。时隔多年,党中央决定,改名为《雪枫报》以纪念为它的诞生、成长、壮大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彭雪枫同志。

红色记忆特别篇 第七讲:“心血的结晶”——《拂晓报》 (4).jpg

今天,那些战争年代留下的拂晓报早已作为珍贵的文物被珍藏在博物馆中,“拂晓”也作为一种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而“将军办报”这一脍炙人口的故事也被人们口口相传,永留后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