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最幽宜——寿州窑黄釉印花枕

发布时间:2021/06/09浏览次数:2470


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时;

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

   ——《瓷枕》

炎炎夏日,千百年前的古人没有空调、电扇等避暑降温工具,除了依靠自然风、摇扇子、青铜冰鉴等方法降温,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就寝时使用的消暑神器——瓷枕。

寿州窑黄釉印花枕

这件黄釉印花瓷枕1958年出土于安徽省芜湖市, 高8.5、长15、宽11.3厘米。枕为箱形,底留有一圆形通气孔。黄白色胎上涂有一层化妆土,施晶莹透亮的黄绿釉,底部未施釉。枕面中央印菊花纹,器形典雅,为唐代寿州窑典型的黄釉瓷器。唐代寿州窑瓷器多为素面,因此印有花纹的的寿州窑瓷器颇为珍贵。

众所周知,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寝具之一。许慎在《说文解字》有述:“枕,卧所荐首者,从木,冘聲”,由此可见,在汉朝以前,枕的材料还是以木质为主,后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素绢珍珠囊枕,还在长沙市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一件绢枕,这都表明在古代,既有木枕、石枕、玉枕等硬枕,也有用布、绢、毛皮制成的软枕。而瓷枕的出现较晚,始烧于隋代,经唐、宋、金发展并至顶峰,至元代开始衰落,明清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瓷枕虽然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中、东部地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窑口密集,瓷器烧造技术较为成熟;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夏季气候比较炎热,瓷枕可用来降温解暑。正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所述“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此处的“玉枕”并非真正的玉制枕头,而是宋代以景德镇为代表创烧的一种青白瓷,也叫影青,该瓷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用釉透光度好,故有“陶玉”之称,所以李清照形象地将该影青瓷枕喻为“玉枕”,而“凉初透”也反映了瓷枕清凉去热的降温功用。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故宫博物院藏)

谈起瓷枕,除了最出名的宋代的磁州窑瓷枕外,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瓷窑都曾烧制过,比如这件黄釉印花枕的产地寿州窑。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记述“寿州瓷黄,茶色紫”,并将寿州窑列为六大名窑之一。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中晚期,兴盛于隋唐,唐代时是其鼎盛时期。寿州窑最难能可贵的是突破唐代以浙江的越窑青瓷和河北邢窑白瓷为代表的“南青北白”的制瓷主流格局,独树一帜的创烧出黄釉瓷器。瓷枕便是唐代寿州窑的主要产品之一,是寿州窑瓷器产品中在形制、釉色、装饰等方面变化最丰富的品种,也是寿州窑产品中制作工艺最讲究、最能够体现寿州窑烧造工艺水平的一个门类。

瓷枕作为古人日常生活起居的一种寝具,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还是集造型、绘画、诗文于一体的艺术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当时社会生活、文化习俗乃至时尚追求等,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


文:张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