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博,看鲁迅先生的珍贵手稿

发布时间:2021/07/14浏览次数:3278

书法已成为中小学生必修课

这个暑假,你有没有在家练字呢

清秀的小楷、规整的隶书

飘逸的行书、古朴的篆书、狂放的草书

你更爱哪一款?

今天与大家分享鲁迅的手稿和书信

看看文学大师的字如何

历史品质大剧《觉醒年代》里鲁迅的出场让人深深震撼,尤其是这一幕,地面铺满先生的手稿,他头枕在手稿上面,闭目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次的“鲁迅的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也展出了鲁迅的文稿~

鲁迅自传   1934年


鲁迅为萧红《生死场》所作序言  1934年

鲁迅文稿《死》  1936年9月5日

 

赠沈松泉(偶成)    1932 年 

赠景宋(录自作《悼杨铨》诗)  1933年 

赠冈本繁(“自题小像”)  1933年

严格的幼学、严谨的师承及对毛笔书法的酷爱,使鲁迅成为近现代一位独具风采的书法家。在其现存的大量手稿中,鲁迅篆、隶、行、楷诸体皆工,书风继碑派一路,宽博沉雄,简淡古雅。

鲁迅致许广平信  1929年5月23日 

鲁迅致郑振铎信 1933年9月29日 

鲁迅致胡适信   1921年1月3日 

郭沫若曾评说:“……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隶篆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鲁迅手稿的存世量亦是近现代文人学者乃至书法家中最多的。

自题小像 1931年

《自题小像》是鲁迅最重要的言志诗。1903年,鲁迅在日本留学周年之际,断发拍照,即成此诗,倾吐为拯救国家民族献身的慷慨壮志。后又于1931年、1932年等多次重书此诗以明志,足见其对该诗的喜爱。

录夏穗卿诗

夏穗卿,即晚清“诗界革命”的著名诗人夏曾佑。鲁迅与其既是同乡又是同僚,鲁迅先生称其诗为“可恶之至”并赠人,含有戏谑调侃的意味,殊为有趣。

赠小原荣次郎(送O·E君携兰归国)

鲁迅日记1931年2月12日载:“ 雨雪,日本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买兰将东归,为赋一绝句,书以赠之。”这是首酬谢友情的赠别诗,诗中作者以兰花寄怀,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展览信息

鲁迅的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

展出时间:2021/4/23 -2021/7/25

展出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临展厅

 

文:刘榴、冯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