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展|一眼千年,带您品读孔方兄的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2021/07/20浏览次数:6942

从战国晚期到清代末年

中国货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通用了两千多年

因而古代钱币也常被称为“孔方兄”

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钱、两宋铜铁钱、元末群雄钱……

这些不同时期的方孔圆钱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讲述着中国古代经济荣枯兴衰的故事


战国圆孔圆钱

方孔圆钱,由圆形圆孔钱演变而来,铸造于战国晚期。圆形方孔钱是中国古代钱币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制为圆形,中间为一正方形孔,早期方孔较小,后来逐渐变大。

半两钱——称霸天下成一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政策,他下令废除原各国的旧币,统一推行以秦币“半两”为基础的新的货币制度,将先秦时期各种原始形态的货币统一在方孔圆钱之下,中国货币圆形方孔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并一直沿用到清末,通行了两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

战国秦半两铜钱

秦半两铜钱

方孔圆钱形制的先进性


课堂链接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 秦统一中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五铢钱——长寿绵延子孙昌

汉武帝元狩五年,施行币制改革,废除自秦以来一直流通的“半两”钱,始造五铢钱。他下令禁止私人铸钱,将铸造钱币的权力收回中央,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完成的货币标准化工作,确定了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权力,在此后的两千年封建统治中,铸币权就构成巩固王室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铢钱也是中国钱币史上流通最久,铸造数量最多的钱币。

汉五铢铜钱

隋五铢铜钱

课堂链接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元狩五铢钱”衡法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因此所谓“五铢”实际上很轻很轻。

秦半两7.8g

元狩五铢4g

榆荚钱 剪轮钱 綖环钱

榆荚钱是薄如榆荚的钱,剪轮钱是将外郭剪掉的钱,綖环钱是将内郭剪掉的钱。

西汉榆荚半两铜钱

汉剪边五铢铜钱


汉綖环五铢铜钱

西汉初年,面对秦末农民起义以及楚汉战争造成的经济凋敝和民生艰难,西汉政府采取休养生息的宽松经济政策的同时,实行货币减重,放任民间自行铸造货币,榆荚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这种钱薄如榆荚,最轻的只有1铢左右,造成通货膨胀,货币严重贬值,一万钱只能买一石米。汉朝末年由于社会腐败,中央集权的削弱,社会政治经济不断恶化,通货膨胀严重,币制紊乱。当时的小铜钱名曰“五铢”,实重不足一铢,剪轮、綖环等劣质五铢钱充斥市场,致使社会经济急剧衰退。

王莽钱币——托古改制铸大“错”

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另建“新”朝政权。他为了巩固政权,消除西汉政权在百姓中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在币制方面,他在复古、好名、好货的思想基础上托古改制先后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实行“宝货制”。王莽币制改革朝令夕改,杂乱的钱币造成了经济混乱,民不聊生,这便是他铸成的“大错”。然而,王莽时期铸造的钱币却异常精美,铸造工整,钱文隽秀,为历代称道。

西汉新莽序布四百铜布币

西汉新莽大泉五十铜钱

开元通宝——通宝开创新纪元

“开元通宝”钱的创制与“秦半两”和“汉五铢”一样,是中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621年,唐高祖李渊根据“开辟新纪元”之意,铸造发行了“开元通宝”钱。它结束了“铢两货币”以重量为钱币名称的时代,确立了一两十钱制的衡法,也改变了中国一千多年钱币的名称,创立了通宝钱体制。

唐开元通宝铜钱

唐乾元重宝铜钱

两宋铜铁钱——数量巨大品类多

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货币经济极为活跃。宋代货币流通有显著的区域性划分,有铜钱流通区、铁钱流通区、铜铁钱兼行区,铸币量巨大,品种繁多。

两宋铜铁钱

北宋崇宁通宝铜钱

北宋大观通宝铜钱

元末群雄钱——乱世奇珍展雄风

元代以纸币为流通货币,铸钱不多。元末,农民起义风潮云涌,建立政权后的起义军大多铸行新币,其中包括张士诚政权的“天佑通宝”;韩林儿政权的“龙凤通宝”;徐寿辉政权的“天启通宝”;陈友谅政权的“大义通宝”;朱元璋政权的“大中通宝”,这些钱合称为“元末群雄钱”。安徽是元末农民起义军活动的重要地区,境内出土了众多珍贵的元末农民起义军货币,这是安徽元代货币的一大特色。

张士诚铸币 天佑通宝

韩林儿铸币 龙凤通宝

朱元璋铸币 大中通宝

徐寿辉铸币 天启通宝

明清制钱——奄奄一息画句点

明朝规定本朝所铸钱币为“制钱”,前朝的钱统称“旧钱”。清代钱币,承袭明代制钱制度。顺治年间始定钱法,规定了五种钱的钱式,还规定了钱的成色是七成红铜,三成白铅,一千文为一串。鸦片战争以前,主要是确定币制和钱式,银钱并行,货币流通状况很不稳定。帝国主义入侵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经济形态逐渐形成,制钱已经不能与之相适应。清钱只在形状上保持钱的式样,其大小、轻重、币材和成色,各省各自为政,随铜价和铸利而变。官局自坏成法,私铸因之更乱,币制与钱币流通的混乱局面,清代始终无法扭转。最终,被历史的车轮抛弃,被铜元、银元和纸币所替代。

小钱币蕴含大文化。“孔方兄的故事——中国古代钱币展”邀您来打卡!

展览名称:孔方兄的故事——中国古代钱币展

展览时间:2021.5.18—2021.8.29

展览地点:安徽博物院老馆东二楼


文:孟倩、潘佳佳

展厅拍摄:张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