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说江淮|铁血青春共奋进:《泣告同胞》书

发布时间:2022/05/04浏览次数:1869


在安徽博物院老馆的“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里,有一份泛黄的书信,书信记录了百年前的青年学生为真理和正义而疾呼呐喊的激情澎湃,更彰显了青年学生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壮志豪情,这就是1919年庐州学生团《泣告同胞》书。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新青年》发刊词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鼓励新青年自主、进步、进取、实利、科学。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一代青年,使广大青年思想上受到 “民主”和“科学”的洗礼,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机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青年》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率先集会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诛卖国贼”等口号。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安徽,全省各地学校的青年学生纷纷声援。其中,庐州(合肥)学生团组织青年学生在合肥街市游行,发布《泣告同胞》书,唤起同胞对青岛问题和“二十一条”的重视,共同反对日本、抵制日货,全书内容如下:

1919年庐州学生团《泣告同胞》书

看看青岛要断送与日本了!二十一条件不能废除了!

同胞呀!我们今天游行街市,特地泣告大家,大家都已经看见报章,就未必看见报章,也必曾听人说,日本要霸占我青岛,又要胁制我二十一条件不能作废。同胞呀!青岛本是我中国山东省的地土,在前清光绪二十三年租借与德国,为德国租界,定约九十九年归还我中国。到民国三年,有协约国同德国在欧洲打起仗来,日本就借名维持东亚和平,硬将我中国青岛占去。我中国自民国成立以来,无一日不在惊风骇浪中过日子。日本又利用此机会,在民国四年五月七日将二十一条件忽然送到我中国政府,迫胁我政府承认。那(哪)晓得当时我中国外有陆贼宗舆做驻日本公使官,内有曹贼汝霖、章贼宗祥皆做外交大官。三人帮日本恫吓我政府,竟然将二十一条件在民国四年五月九日承认画押。同胞呀!大家要晓得青岛亡,山东全省皆要亡。山东全省亡,我中国全国皆要亡。二十一条件,件件都是夺我国财产,制我国人的死命。今看看青岛交涉要失败了,二十一条件要不能作废了。同胞呀!此时尚不醒起来,等待何时。我们特地泣告大家,第一步就即时不用日本货物。日本本来是个穷国,不用他的货物,他就没有钱用,自然不敢与我为难。第二步能要卧薪尝胆,养我精锐,励我志气……同胞呀!如不听我们泣告,再用日本货物就是把我的钱送他,支他多置备枪炮,反来杀戮。我国人民不励志气,是我国人甘做日本人奴隶。同胞呀!我们已声嘶了,大家若不听我们的泣告,再用日本货物,我们就要激烈对付,到那时,不要怪我们话说迟了。诸君其敬听之。


庐州     

庐州学生团公启  

民国八年事   


这份《泣告同胞》书字字珠玑,铿锵有力,百年前青年学生的热血与青春仿佛跃然纸上。在国家危难之际,学生挺身而出,他们爱国爱民、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的青春年华。在学生爱国行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的工人、商人纷纷掀起罢工、罢市斗争,配合学生的“罢课”,形成“三罢”高潮。五四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安徽博物院《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一角

五四运动更是孕育了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今天的新青年,应该继承发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