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导览|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绘画艺术展(四)
傅抱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的代表性画家,毕生都在为创造出具有思想深度和精神力量的中国画而努力,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时代精神。
本次展览,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傅抱石卓越的绘画艺术,领悟作品中的家国情怀,同时饮水思源,体悟中国共产党的创业维艰,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和新中国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通过本展览,衷心希望广大观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将人生理想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一、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意图
此画近景绘江水浩渺,一叶扁舟载着数人听一长袍青年讲话。远处江面开阔,江岸被浓霞映成深红色,深秋氛围浓厚。画作将客观再现的“万山红遍,层岭尽染”和主观构思的“恰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完美结合,实属傅抱石毛主席诗意画精品。
二、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意图
《忆秦娥·娄山关》是傅抱石一再创作的主题,画面多以山岗叠岭为主体,山势沉稳浑厚,充分体现了“抱石皴”丰富的用笔魅力。山头红旗飘扬,队伍涌动,残阳如血。
三、毛泽东《冬云》诗意图
梅花自古代表着高风亮节、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但毛泽东又为其赋予了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和积极乐观的革命态度。画作中,一只红梅置于水墨氤氲之间,再现了“梅花欢喜漫天雪”的浪漫诗意。
四、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意图
题识: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此时毛泽东身染疟疾且工作受阻,但壮志不灭。通过重阳述怀,表达了其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达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表达了其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