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思政课】红色文物说江淮|抗日烽火中的晨星:《拂晓报》

发布时间:2022/12/13浏览次数:1873

 

抗日战争时期,豫皖苏边区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有一份久负盛名的报纸,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战斗的武器”“叫破五更的报晓雄鸡”,这就是由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办的《拂晓报》,也是彭雪枫将军的“三件宝”之一。如今,在安徽博物院珍藏着多张《拂晓报》,让我们翻开这一张张泛黄的报纸,了解《拂晓报》的成长之路。

安徽广播电视台音乐频率运营中心《红色馆藏》第7期:《拂晓报》

1938年秋天,抗日烽火燃遍中原大地,新四军游击支队即将向豫东、皖北的敌后挺进。部队出征前夕,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计划创办一份报纸,以此鼓舞战士们的斗志。同年9月29日,第一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拂晓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的一家农舍中诞生了。彭雪枫在发刊词中满怀激情地写道:“‘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到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图片1.png

《拂晓报》(安徽博物院藏)

报纸初印,困难很多,大家只有一罐油墨,两支铁笔,两块锈钢板,半筒蜡纸,一块木垫板,一个油印用的胶皮辊子,连调墨板也没有。为了渡过难关,彭雪枫也当了回“秦琼”,卖掉了自己心爱的战马,为战士和群众换来了救命的口粮,也为《拂晓报》买来了新的油墨。在敌后,不是行军,就是打仗。《拂晓报》的同志们背着背包,带着印刷工具,随军转战在黄淮平原上,有时一夜走百里,人困马乏。可一到宿营地,大家不顾疲劳,立即抽出钢板,展开蜡纸,刻写出版报纸。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懈、不畏险阻的精神,才有了后来大量《拂晓报》的面世。

随着战事的推进,《拂晓报》就沿着支队东去的征途,横越平汉,东渡黄水,征战在“涡河岸上”和“淮水两旁”。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成为豫皖苏边这片荒芜的“沙漠中的甘泉”。在彭雪枫的指示下,“拂晓报人”克服种种困难,真实记录了豫皖苏边抗日游击队员的英雄业绩。1939年12月《拂晓报》发行100期纪念时,毛泽东发来贺信,并亲笔题词“坚持游击战争”,刘少奇亲笔题词“为抗战的正确路线而斗争”。这些题词给“拂晓报人”和支队全体指战员以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彭雪枫(图片来源于网络)

1941年皖南事变后,彭雪枫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先后领导取得了1942年淮北反“扫荡”和1943年山子头战役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抗日前线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流弹,壮烈牺牲,年仅37岁。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手书挽联,高度赞扬彭雪枫“为革命奋斗,替人民服务”“功绩辉煌,一世忠贞”。1946年《拂晓报》出版至1000期后,中共中央决定改名为《雪枫报》,以纪念抗日牺牲的彭雪枫同志。

图片3.jpg

《拂晓报》(安徽博物院藏)

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拂晓报社共有15位同志为革命捐躯,年龄最小的才17岁。同志们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是《拂晓报》的茁壮成长。今天,那些战争年代留下的《拂晓报》早已作为珍贵的文物被珍藏在博物馆中,“拂晓”也作为一种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