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巴蜀共融——巴蜀青铜文化交相辉映

发布时间:2023/06/25浏览次数:1500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四川盆地东部的巴文化与古蜀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巴蜀文化。从此,四川地区的青铜文化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

这一时期,巴蜀文化墓葬盛行用青铜兵器、工具随葬,容器风格崇尚楚风;以鍪、釜、釜甑等为代表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器物流行;巴蜀图符出现并开始流行。考古资料表明,此时青铜器的功能,由前期的祭祀或宗教用品转变为实用和丧葬用品,说明当时社会财富的占有方式和统治权力的表现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青铜器上的巴蜀图符

在四川、重庆地区的战国秦汉时期器物上,经常出现各式各样的图形和符号,尤以巴蜀青铜兵器、印章之上最为常见,与平常所见纹饰有异,或单独或组合装饰于一件器物之上,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因为不能严格区分,有学者将之合称为“巴蜀图符”。巴蜀图符是这一时期巴蜀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其认识尚有争议,但无论如何,它都是解开巴蜀文化密码的一把钥匙。

铜敦(duì)

战国

1996年四川省什邡市城西出土

口径16.7厘米,高20.8厘米

什邡市博物馆藏

此器盖身近口沿处各有两个对称圆环,环体两面均饰瓣索纹,盖顶、身部有三兽形足,兽身两面均饰卷云等纹饰,盖身相合处有牙相扣。

十方王铜印章

战国

1992年四川省什邡市城西出土

边长3.6厘米,残高0.65厘米

什邡市博物馆藏

方形印面,上铸阴纹,背面铸阳纹。印面图案分上下两组,上组图案为雷纹及曲尺纹,下组图案左侧为罍,右侧为铎。背面以钮为中心将图案分成4组,每组有一单个阳文符号,顺时针读为“十”“方“□”“王”。

铜印章

战国

1988年四川省什邡市城西出土

直径2.5厘米,通高0.7厘米

什邡市博物馆藏

桥形钮,印台上大下小,印面以铎等单个符号组成。

卷云纹铜泡

战国

1995年四川省什邡市城西出土

直径4.5厘米,厚0.8 厘米,重12克

什邡市博物馆藏

圆形,泡体隆起,泡面图案分三圈,内圈为扇叶状花瓣纹,中圈为勾连卷云纹,外圈为凹面带。

错金银卷云纹铜带钩

战国

1993年四川省什邡市城西出土

长28厘米,宽4.8厘米,重210克

什邡市博物馆藏

器体特大,呈条形,长颈,窄腹。腹上用金丝镶嵌出精美的三角纹和卷云纹。

虎纹柳叶形铜剑

战国

重庆市巴南区冬笋坝出土

长53.7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巴出将,蜀出相。”在迄今已发掘的巴人墓葬中,男性死者普遍陪葬数量不等的青铜武器,可见武器是巴文化青铜器中富于特色的器种,体现出巴人尚武的精神。柳叶形青铜剑是最典型的兵器,这种剑薄而锋利,是近身搏斗的利器。

带鞘铜双剑

战国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双元村出土

鞘长21.3厘米、宽11.7厘米;

左剑长21.2厘米、宽2.4厘米;

右剑长21.4厘米、宽2.3厘米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物为一鞘双剑。由盖和底扣合而成,盖、底中部各有一凹槽将其等分为2个剑室,以纳双剑。

640.jpg

铜矛

战国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双龙村出土

长23.5厘米,宽4.2厘米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件铜矛呈三角形矛叶,叶下接近长方形双耳,双耳内饰镂空三角纹,中脊两侧有血槽。

巴蜀图语铜戈

战国

1997年四川省什邡市城西出土

长24厘米,援长13.3厘米,内长10.7厘米

什邡市博物馆藏

戈体一面在援近本处阴刻有线状奔虎等纹饰及巴蜀图语。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展览地址: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

展览时间:2023.4.20——2023.8.13

主办单位:安徽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