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中的书画世界
简牍载典籍
汉代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从书法而言,篆书的解体带来了书体的嬗变,隶书、草书成为汉代最常见书体。由于纸张尚未普及,书法主要使用简帛、金石等材料。从绘画而言,除少量的漆画彩绘以外,最值得关注的便是画像石了。
安徽地处江淮,气候温润,地下有机质材料极难保存,已发现汉代简牍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阜阳西汉汝阴侯墓,一是天长纪庄汉墓。阜阳汝阴侯墓发掘于1977年,墓主人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子,卒于西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墓中出土简牍丰富,包括《诗经》《周易》《仓颉篇》等近20种典籍,对研究西汉时期历史、文化及书法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竹木简书法延续秦代简牍书法的特点,用笔圆润,存有篆意,但方折增多,隶书体势渐趋成熟。
西汉汝阴宫瓦当
阜阳市博物馆藏
西汉汝阴侯墓竹简
阜阳市博物馆藏
近年来,天长简牍逐渐引起书法界关注。2004年11月,位于安徽天长市安乐镇的一处西汉时期的墓葬被发现,出土木牍34片,书写有文字墨迹2500多字。这些木牍因是书写在较宽的木片上,许多是多行书写,则整体章法更具观赏性。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漆砚盒,内有青石板砚,极有可能就是西汉人的书写工具。
天长纪庄汉墓简牍
安徽博物院藏
纪庄汉墓漆石板砚
安徽博物院藏
汉画办盛宴
画像石是汉代墓室、祠堂及汉阙的石刻壁画。今天的安徽北部淮北、宿州是全国重要的汉画像石分布地区。这里在汉代属沛郡,毗邻汉高祖刘邦故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淮河流域的史前巫文化、道家文化与齐鲁地区的儒家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形成了具有“楚风汉韵”的地域文化,而画像石则最具这一文化特色。皖北汉画像石造型古朴,气息浪漫,具有本地区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汉建宁四年画像石
安徽博物院藏
画像石的题材包括神仙祥瑞、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等,以表现墓主人的生前、死后以及升仙的场景,寄托着汉人对生与死的希翼。地上的石祠堂与地下的墓室,构成了某种特殊的丧葬仪式,以达到死后飞升成仙的期望。
在石墓门上往往刻有一对兽面辅首。神兽头戴三叉形王冠,口多衔环,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其造型应承袭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甚或可能与良渚玉器的神面纹亦有着某种联系。墓门背面多见一对大大的树叶,被称为“常青树”,先民很久以前便在墓上栽植松柏,也是寄托新生之意。汉画像石的常青树造型,与凌家滩遗址出土树叶形玉器高度一致。画像石中还有大量的玉璧、凤鸟、四灵、西王母、伏羲女娲等祥瑞神仙形象,传达着神秘幽邃的远古气息,让人联想起《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的神仙传说,可见汉画像石与安徽史前文化的传承关系。
铺首
萧县博物馆藏
神树玉器
凌家滩遗址出土
神兽
萧县博物馆藏
皖北画像石所刻画的物象气息古朴,但造型上绝不呆板。其树木摇曳生姿,枝叶作蒲扇状,与东晋顾恺之《洛神赋》树木画法神似。画像石人物具有写实性,执戟卫士憨态可掬,而乐舞百戏则最为生动,或奏乐、或舞蹈、或搏戏,展示着自信奔放的时代风尚。
最精彩的画像石是一些大型社会生活画面,其中既有车马出行图,也有楼池宴乐图,还有历史故事图。刻画者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众多的人物、植物、车马、建筑,构成了繁而不乱的恢弘场景。这些画面多是横向延展开来,具有独特的叙事性,已开后代壁画及手卷的先河。一些画像石还通过多个横向画面的纵向叠加,以构成天上人间地下的三界一体的画面,与汉代帛画的构图原理接近。这体现了汉代天人合一、三界同构的思想,今天看来颇有一种构成意味和穿越感。
画像石虽为丧葬而制,却一派平和喜乐,是汉代人对现世的热爱和对来生的寄望。这与汉人视死如生的思想有关,也与汉代开张自信的精神有关。
楼阙宴乐图
萧县博物馆藏
墓砖上的书体演进
东汉末年的亳州工匠们,将自己的人生哀怨刻在墓砖之上。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些文字砖随着曹操宗族墓葬的发掘而重见天日。
谒汤都
亳州市博物馆藏
亳州为商汤故都,汉代为谯郡,是魏武帝曹操的故里。曹氏宗族墓地于1974年陆续发掘出一大批文物,最引人关注的是近600块带有文字的墓砖。这些墓砖出于多人之手,文字内容包括人名官职、记时记数、叙事感叹等,真实记录了汉末底层官吏及平民工匠的声音。
曹操宗族墓文字砖产生于汉末,正值书体发展重要时期。砖文书写字体以隶书、草书为主,更有楷书端倪,堪称书法史上书体演进的“活化石”。如“会稽曹君丧躯”砖,结字工整,书风接近《礼器碑》;而“作此大壁者丁次豪故核”砖,结构飘逸,又与《石门颂》相仿佛。
会稽曹君丧躯
作此大壁者丁次豪故核
最精彩的莫过于草书砖。这些草书多呈章草风格,用笔中保留着篆隶古法。如“会稽曹君”砖,使转迅疾,笔力极佳;“为将奈何吾当愁惶”砖,笔势连绵,意象豪纵,已有大草之风,其中“愁”字与张芝《冠军帖》的“愁”字几无二致。
会稽曹君
亳州市博物馆藏
为将奈何吾当愁惶
亳州市博物馆藏
我们发现,一些砖文已非常接近行楷书。如“平仓”、“今来”等,笔法与钟繇《贺捷表》、王羲之《姨母帖》何其相似。
一个时代、一个地区同时出现多个书体的使用,是很有趣的现象。史载楷书的创始人钟繇、行书的创始人刘德升都是东汉末年颍川郡人,与谯郡毗邻。故而可以说,这一地区是楷书、行书的发源地。墓志砖文作者为代表的大批社会低层人士,在日常书写活动中推动了书体演变,其成果被上层文人总结吸收而固定为新的书体。
与汉画像石所展示的乐观态度不同,墓志砖文字内容多见幽怨和愤懑之辞。如“岁不得陼”砖:“岁不得陼。人谓作壁乐,作壁正独苦。却来却行壁,反是怒皇天。壁长契。”通过一首五言诗,表达了制砖工匠对曹氏贵族墓主的不满。又如在多块砖上都见到一个叫王左的官吏,有““别驾从事王左叩头死”、“王左死,奴复死”等字。可知别驾从事王左因得罪上司犯罪被逼死,其妻子沦为奴隶,在作砖时把冤屈和控诉铭刻砖上永埋于地下。
仓天乃死砖
亳州市博物馆藏
元宝坑一号墓出土的一块文字砖,刻有:“王复,汝使我作此大壁,径冤我,人不知也,但抟汝属。仓天乃死,当搏。”砖文作者将自己遭受冤屈而又无处申诉的满腔悲愤,凝结为一句“仓天乃死”的呐喊,观之触目惊心。此墓纪年为东汉建宁三年(179年),14年后,黄巾军揭竿而起,其口号既是“苍天已死”。由是可知当时民怨之沸腾,社会矛盾之激烈。则曹操宗族墓志砖上,不仅看到了书体的演变,竟也透漏了社会变革的先声。
撰稿:季永
选自《安徽文化读本》书画篆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