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馆2010年度学术成果
姓名 | 文章(论著) | 发表报刊 |
董松 | 《潘玉良姓名考》 | 《文物天地》2010年第3期 |
《潘玉良年谱前编(1895-1937)》 | 《书画世界》2010年3月号 | |
《铁锤锻造的艺术-芜湖铁画》 | 《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保护及其传承研究》 | 省社科联课题结项(编号A2010005) | |
《中国女性绘画的新起点-上海女专开放“女禁”的时间考》 | 参加中央美院美术馆《观看:自我与世界-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的图像衍变》研讨会 | |
管丹平 | 《皖南出土青铜戈及初步研究》 | 《东方博物》第36辑 |
《“兕”究竟为何物》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冯伟 | 《皖南出土甬钟分析》 | 《文物研究》 |
《皖南出土青铜勾翟的类型和年代分析》 | 《东方文博》36期 | |
姜晓红 | 《彭玉麟梅花图的修复》 | 《新戏剧》 |
《浅谈我国传统造纸工艺的科学内涵》 | 《秦始皇陵博物院院刊》 | |
《彭玉麟梅花图的修复与装裱》 | 《安徽文博》第六期 | |
金鑫 | 《对我馆举办临时展览的一点思考》 | 《安徽文博》 |
张秋莲 | 《保留老馆、建设新馆,促进安徽文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 《安徽文博》 |
程露 | 《论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 | 《安徽文博》 |
孙士民 | 《一件珍贵的太平天国文物:瑞州会盟书》 | 《安徽文博》 |
魏宏伟 | 《安徽省博物馆藏“国家珍贵古籍”述要》 | 《安徽文博》 |
张飞莺 | 《论西汉“阜阳木牍”的书法特色和历史地位》 | 《安徽文博》 |
汪庆元 | 《安徽省博物馆徽州文书收藏、整理和研究》 | 《安徽文博》 |
《从鱼鳞图册看徽商故里的土地占有》 | 《江淮论坛》 | |
《明刊新安黄氏会通谱述要》 | 故宫博物院《明清论丛》第10辑 | |
王丹丹 | 《解析“元瓷之珍”展览中的景德镇窑瓷器》 | 《安徽文博》 |
李艳红 | 《探析裴李岗石锌承载的社会信息》 | 《安徽文博》 |
胡雪峰 | 《水盂和水滴的不同》 | 《中国收藏》 |
《立足实际 变通思维 办好展览》 | 《安徽文博》 | |
倪彩群 | 关于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几点做法与对策思考》 | 《中国对外贸易》 |
《数字化背景下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云南档案》 | |
许松 | 《安徽省博物馆创建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的思考》 | 《安徽文博》 |
童鑫 | 《加快博物馆营销,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 | 《安徽文博》 |
宋百灵 | 《博物馆教育与时代脉搏》 | 《安徽文博》 |
傅渝 | 《文物摄影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的作用》 | 《安徽文博》 |
徐康 | 《安徽省博物馆志愿者工作》 | 《安徽文博》 |
郑桂俊 | 《浅谈新馆的安全保卫工作》 | 《安徽文博》 |
卢茂村 | 《庐江县郑店汉墓抢救性发掘简报》 | 《安徽文博》 |
吴兴汉 | 《日本加藤博士“郢爰考”浅析》 | 《安徽文博》 |
刘洪 | 《也谈玉文化》 | 《安徽文博》 |
王一婷 | 《徽州古建筑“三雕”的地方特色》 | 《安徽文博》 |
刘文扬 | 《浅谈陈列的个性意识-------析“建国60周年安徽重要考古发现展》 | 《安徽文博》 |
张进进 | 《安徽古建筑彩画保护综述》 | 《安徽文博》 |
陶静姝 | 《古籍修复方法综述》 | 《安徽文博》 |
靳鹏 | 《青铜文物的修复与复制》 | 《安徽文博》 |
李晖 | 《咀嚼“苦瓜和尚”三“瓜”----石涛珍品画作赏析》 | 《东方收藏》 |
《何物“右军”?“曹公”何物----传统饮食文化一趣》 | 《醉翁亭文学》 | |
《“洗儿”风俗的源与流----从梅尧臣“洗儿”一事说开去》 | 《池州学院学报》 | |
《小狮道人方士庶山水名画赏析》 | 《收藏快报》 | |
《邓拓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的诗作》 | 《收藏快报》 | |
《说曲阳----滁州史地探索与钩沉》 | 《人文滁州》 | |
《道“东城”----滁州史地探索与研究》 | 《滁州日报·定远新闻》 | |
《康生墨迹三帧》 | 《东方收藏》 | |
《一个权奸佞臣的画作----论说明代马士英“仿石田山水图”》 | 《东方收藏》 | |
《“武林派”创始人的珍品之作----蓝瑛山水画赏析》 | 《东方收藏》 | |
《嵇康放进事考述》 | 《鄂州大学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