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琴小知识,快来get!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俞伯牙奏《高山流水》遇知音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表达爱慕之意嵇康的《广陵散》已成千古绝响王昭君曾作琴曲《龙朔操》王维在竹林间“弹琴复长啸”······钱慧安 伯牙鼓琴图轴古琴的起源在琴棋书画中,古琴被誉为四艺之首,相传其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古琴的创制者为何人呢?史籍中有伏羲、神农氏和舜等多种说法,虽然真伪难辨,但泠泠琴音贯穿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伏羲像、神农像、舜像...
-
“绢衣彩绘女舞木俑”亮相安博 多件“国宝级”文物难得一见
11月30日,由安徽博物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锦绣西域——新疆丝路文物精品展”亮相安博。180余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出土的精美文物与安徽观众见面,其中包括多件难得一见的“国宝级”珍品。曾登上《国家宝藏》火爆一时的“绢衣彩绘女舞木俑”也在展览中亮相,十分难得。千年前的“唐妞” 再现唐代穿搭流行风尚展览中的这件绢衣彩绘女舞木俑,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被称为新疆维...
-
方以智与《通雅》
方以智在《通雅》自序中说:“函雅故,通古今……不通古今,何以协艺相传”,会通古今是他治学的目标和追求。纵观方以智的一生,他以儒学会通释、道思想,融诸家于一鼎,兼致西学,在训诂、音韵、医学、自然科学、哲学、诗文、艺术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密之学风,确与明季之空疏武断相反,而为清代考证学开其先河”,这是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方以智的评价。五十二卷的《通雅》是方以智集一生心力所成的皇皇巨著,...
-
探寻珍贵展品背后的初心故事
“初心映江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正在我院老馆热展中。该展览是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国家文物局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展览通过“缔造新世界”“建设新家园”“奋进新时期”“阔步新时代”四个部分,共展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等珍贵图片260余张,《新青年》杂志等实物216件(套),以及...
-
“集千古智——方以智主题文物展”方以智书法作品赏析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他博采众长,会通中西,在哲学、训诂、医学、自然科学、诗文、艺术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代表作有《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药地炮庄》等,被誉为“十七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派大哲学家”。方以智成长于晚明文化世家,十二岁始工书法,尤其专注于隶书和草书的练习。稍长后常四处搜阅名人法帖、寻访各地名山题壁,从古人的书法艺术中汲取养分。正如他...
-
玉带揽腰 富贵人家——龙纹玉带板
这件馆藏的明代龙纹玉带板,是古人镶缀玉片束于腰间的革带,由20枚形制不同的玉板组成,正面单层镂雕龙纹、莲花、蝙蝠、如意云纹。每块玉板都有数量不等的穿孔,以便将其穿缀固定于革带上。古代的玉带既有礼仪之饰,又有区别等级差异的作用,因此,一条系缚衣服的腰带,最终演变为表示职位高低尊卑的礼仪用具,正如韩愈在《示儿》诗中云:“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唐高祖李渊常服像玉带板,文献记载...
-
古人“吸管”之太湖秋操纪念杯
走进岁月积淀的博物馆,打开历史的门窗,观赏精致的文物,让内心无比宁静,而那些颜值高的文物不禁让人感慨古人的智慧与工艺。在安徽博物院老馆的“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中的众多文物中,有两件高颜值文物太湖秋操纪念杯仿佛与整体氛围不太统一,但其精致的外表让人眼前一亮,为整个展览添上了不少生机,那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太湖秋操纪念杯又名粉彩荷花吸杯,于清光绪年间制作。杯身长约19厘米,宽约13厘米,...
-
唐朝冷知识(下)
唐代游乐唐代围棋围棋,在隋唐时期从纵横各17道逐渐定型为19道并延续至今。因为棋盘上有纵横交错的线条,这些线条就像地图,所以围棋在唐代有“吴图”的别名;又由于下围棋的时候要用手拿起一个个棋子往下放,所以有人又把下围棋称为“手谈”。下围棋是件费体力、耗智力的高雅运动,同时也是有闲阶层的消闲活动。唐代还出现了职业围棋手,称“棋待诏”,是专门陪皇帝下围棋的人。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围棋迷。他闲来无事,常常...
-
江淮撷珍|C位上新,珍贵文物带你感受古人穿衣范
我院基本陈列“江淮撷珍”展已于今年5月18日全新亮相展览荟萃30余件(套)馆藏文物珍品于方寸之地,再现其精妙至美展览还特别设立C位展区在一级文物中遴选精品独立展示并不定期进行更换近日,展厅C位上新快来看看这次精彩亮相的珍贵文物一起感受古人的潮流穿搭双龙镂空霞帔金坠 宋 长7.8cm,宽6.5,厚0.7cm大家好,“我”是来自宋代的双龙镂空霞帔金坠。顾名思义,聪明的你肯定已经猜到了“我”的用途。帔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