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家滩代言人——玉人
大家好!我是凌家滩玉人,有坐姿和站姿两个姿态,我来自五千多年前的凌家滩。今天我为家乡代言,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文化。五千多年前,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裕溪河中段北岸有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它就是我的家乡——凌家滩。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在这片得天独厚的沃土上,我们凌家滩人构木筑巢,繁衍生息,以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极其灿烂的史前文明。今天考古学家在遗址区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
-
你见过猪会飞吗——玉鹰
安博微课堂开课啦!“国宝耀安徽”系列由安徽博物院专业讲解团队倾情奉献,每期带您了解一件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第七课给大家带来的这件文物,它的名字叫做“玉鹰”,各位在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一)展厅中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伙说一说它背后的故事。我的名字叫玉鹰,但我不是一只普通的鹰。我将展开双翼,带领大家回到多年前那失落久远的灿烂文明……财大气粗的家我和我的兄弟姐妹玉龙、玉猪等都出生...
-
遇见小神兽——兽首鼎
五月,这个特殊的开学季,家长们应该是最开心的,“小神兽们”终于开学啦,“陪神兽读书的时光”终于熬出头了!听说,几千岁的小神兽们也迫切地想要“上学”,期待在博物馆里与你相遇。我们策划了“遇见小神兽”系列,一起踏上寻找“小神兽”的穿越之旅吧,看这些可爱与颜值并存的“小神兽们”如何萌翻四海八荒~ 看着你、看着你、看着你……咦!这大眼萌物,好可爱呀,像只软萌小羊。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小神兽1号:兽首...
-
妙手匠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安博微课堂开课啦!“国宝耀安徽”系列由安徽博物院专业讲解团队倾情奉献,每期带您了解一件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第六课给大家带来的这件文物,它的名字叫做“‘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各位在安徽博物院“江淮撷珍”展厅中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伙说一说它背后的故事。“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是安徽博物院的八大国宝之一,通高9.5厘米、直径14.5厘米,通体黝黑发亮,大气华美。盖和底分别雕刻有三组如...
-
多彩冰鉴
安博微课堂开课啦!“国宝耀安徽”系列由安徽博物院专业讲解团队倾情奉献,每期带您了解一件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第五课给大家带来的这件文物,它的名字叫做“吴王光鉴”,各位在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二)展厅中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伙说一说它背后的故事。大家好!我是安徽博物院八大国宝之一吴王光鉴。我高35.7厘米,口径60厘米,重29.6公斤,圆形、大口、弧腹、平底,外壁装饰有层层叠叠、...
-
博物馆里的节日 | 劳动节,古代工匠的一天
燕归花开春来到复工复产正当时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正在积极向好的态势拓展,全国人民精准稳妥地推进复工复产。“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让我们走进线上博物馆,追随古代工匠的脚步,探寻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王者之墓的背后有这样一群辛苦的劳动者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今属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是迄今全国发现的楚墓中唯一...
-
金扣玛瑙碗——宋人“炫富”的正确打开方式
安博微课堂开课啦!“国宝耀安徽”系列由安徽博物院专业讲解团队倾情奉献,每期带您了解一件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第四课给大家带来的这件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金扣玛瑙碗”,各位在安徽博物院“江淮撷珍”展厅中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伙说一说它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碗,但和我们平时使用的碗不一样。常用的碗多为瓷碗,但古人为了凸显自身的富有,或在碗瓶烧制中精益求精,或以特殊材料制作,正如这件安徽博物...
-
是青铜,更是王者——铸客大鼎
安博微课堂开课啦!“国宝耀安徽”系列由安徽博物院专业讲解团队倾情奉献,每期带您了解一件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第三课给大家带来的这件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铸客大鼎”,各位在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二)展厅中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伙说一说它背后的故事。有没有见过可以煮的下一整头牛的“锅”?你没听错,是一整头牛而不是一块牛肉,下面让小编带您见识见识这口“锅”到底有多大?首先让我们来猜一猜...
-
独一无二的“护照”——鄂君启金节
安博微课堂开课啦!“国宝耀安徽”系列由安徽博物院专业讲解团队倾情奉献,每期带您了解一件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第二课给大家带来的这件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鄂君启金节”,各位在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二)展厅中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伙说一说它背后的故事。鄂君启金节鄂君启金节是战国中后期楚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商品的免税通行证,金节形制奇特,其上满饰错金铭文,是安徽博物院八大镇馆之宝之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