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精品鉴赏
“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是由安徽博物院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共同主办,共展出309件(套)展品。通过展览,观众可聆听一段千年前的“融合”故事,回想平城当时民族交融、丝路往来的繁盛景象,感受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传统与绵延不断的生命力。同时,该展览尝试打破博物馆单线合作的界限,整合了考古所与博物馆的文物资源,通过考古与展览的联结,实现了文物利用率和文化传播效益的双提升。平城——今...
-
红色记忆特别篇 第三讲:挥毫临墨诉爱国情怀——冯玉祥抗日对联
在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众多的书法作品中有一件十分珍贵的冯玉祥隶书对联。上联是“要您想着收咱失地”,下联写“万莫忘了还我山河”落款是“冯玉祥,(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这副对联表达了冯玉祥将军号召全国军民同心消灭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湖人,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丧。此时的冯玉祥将军就率先与中国共...
-
红色记忆特别篇 第二讲:“三姑娘”的两张照片
“三姑娘”的两张照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张历史照片,曾经在网络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两张照片分别载于和县档案馆馆藏的《支那事变画报》第16辑和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支那事变画报》第28辑。两张照片,同一位女主人。虽然她一身的平民衣装,但一条束在腰间的皮带,却鲜明地勾勒出一位战士的英姿。短发零乱、腰身挺拔、两臂抱胸、浅笑凛然,这与围看在她身边戎装、马靴、荷枪、佩刀的日本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她是谁?身...
-
红色记忆特别篇 第一讲:一座见证历史的陈列大楼
一座见证历史的陈列大楼 大家好,我是安徽博物院院长胡敏,非常高兴作为红色记忆特别篇第一讲的讲述人,给大家讲述“一座见证历史的陈列大楼”。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的一些建筑,诞生的年代虽不久远,但它或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信息,而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或者是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视为近代建筑遗产。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就是这样一座承载着珍贵历史回忆的建筑物,它就是安徽博物院的老馆。2...
-
遇见小神兽——曲柄盉(hé)
卷曲的头发,修长的脖颈,回首探视,温柔如水~哪里来的一只拥有“柯基臀”的小可爱!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小神兽3号——龙纹曲柄盉(hé)它携安徽博物院“曲柄盉家族”来咯~新人报到,欢迎新童鞋!龙纹曲柄盉ID年龄:几千岁(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标签:时尚温柔,颜值担当技能:盥洗、和酒、温酒籍贯:1989年六安市毛坦厂出土住址:安徽博物院自我介绍:小伙伴们,我自春秋穿越而来,那时与小神兽1号...
-
陶器界的“大个子”
这件造型独特的陶器出土于距今约4800年前的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中,该遗址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史前建筑遗存之一。这件陶器中的“大个子” ,它的全名叫刻纹大口尊,在遗址中共发现12件。刻纹大口尊,出土于尉迟寺遗址的中心部位10号祭祀坑中。它身长超半米,有着尖尖的脑袋,圆圆的肚子,相较于其他陶制容器,如陶簋、陶壶的小身材,它算得上是陶器界的“大个子”了。这些大口尊首尾相接,排列有...
-
遇见小神兽——蟠虺纹盉
盼望着、盼望着,“小神兽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就要来咯,博物馆里的几千岁的小神兽们也非常期待,希望能与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一个非同凡响的六一。还记得上期“遇见小神兽”系列的兽首鼎吗?看到大家取了好多“艺名”,“羊舒”的呼声很高啊。今天小编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成员。瞧,一只憨厚的小骆驼来报到~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小神兽2号——蟠虺纹盉蟠虺纹盉ID年龄:几千岁(春秋)小名:憨憨颜值:小头粗颈,扁圆的大肚...
-
博物馆里的节日|儿童节,古代孩子们的游戏
“神兽”们期盼已久的儿童节到啦!因为疫情的原因,小朋友们在家里度过一个难忘的长假。长期呆在家里,不知道小朋友都会玩哪些游戏呢?今天是六一节,是小朋友们的节日,祝大家节日快乐!很好奇小朋友和大朋友们会以怎样的形式来庆祝,其实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游戏就是最开心的。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古代小朋友的游戏。可以提高专注力的游戏——投壶还记得电视剧《知否》里小明兰为了姐姐的聘礼而投壶的那段精彩的片段吗,真的是小小...
-
神秘莫测的“图形密码”
这是7000多年前的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字符号,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喜欢将自己生活中发现的新奇事物或重要的事件通过画画的方式刻在陶器上,符号多刻在器物底部,少数刻在口部、腹部或颈肩部位,因此这些符号又被称为“陶文”。距今约7300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遗址出土大量陶器、石器、蚌器、骨器、和动物骨骼,尤其在陶器底部发现了600多个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