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微课堂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明 周用 农事图册处暑三侯中提到“禾乃登”,寓意秋日收获之际即将来临。周用在农事图册中描绘了秋天农民在稻田中收稻,碾盘脱粒及吹谷风车吹去谷物杂质等系列劳作景象。通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古代的农人们精神抖擞,协力合作;稻谷飘香,又是穰穰满家,岁稔年丰的丰收时节。“处”是终止,表示暑气至此而止处暑,也是“出暑”,炎热即将消退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日益增大新凉...
钱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钱币的使用,现代社会,钱币有时会被虚拟为银行卡、电子支付等。但你知道在古代,人们使用的钱币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通过阅读,一起了解古代钱币的知识吧!【好书推荐】《孔方兄的“家族”简史》是以安徽博物院在2021年暑期举办的首个儿童展“孔方兄的故事——中国古代钱币展”为依托进行策划而成的一本中国钱币科普绘本。绘本中设计的五个可爱的钱币...
在安徽博物院老馆“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展厅里,陈列着几张粗糙的纸币。这些纸币,不仅维持了根据地物价的稳定,也使得驰骋皖江的新四军第七师成为当时全军供给最高的部队,赢得了“富七师、甲全军”的美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那么,这些纸币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皖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富饶、人口密集,所以在抗战时期是日伪军全面占领和掠夺的重点区域。在一次次的扫荡下,皖江地区的金融体系被完...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的历史,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夏大地,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战凯歌。77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迎来了黎明的曙光。《终战诏书》原文(图来源于网络)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
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丰富为引领观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和文化安徽博物院与安徽卫视联合推出“文物真有趣”系列报道(共9期)通过对文物背后故事的介绍让文物“活”起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件颇有“穿越感”的青铜“路由器”吧云纹铜五柱器正在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部分展出欢迎前来近距离欣赏了解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
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丰富为引领观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和文化安徽博物院与安徽卫视联合推出“文物真有趣”系列报道(共9期)通过对文物背后故事的介绍让文物“活”起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件萌萌的青铜器吧 兽首鼎、龙柄盉正在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部分展出欢迎前来近距离欣赏了解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近代 黄宾虹 秋村暮霭图图中描绘深山之中的秋日之景,天高气和,秋色宜人。山峦耸立,岩间草木丛生,山腰树下深藏几户人家,松柏参差,村居房舍掩映其中。远山烟云之景,浩渺烟岚。画者自题“秋村暮霭”,师法前人,雄伟的山峰与幽寂恬静的村舍相互交融,营造出远离世间尘嚣的氲氤秋意。立秋是秋季第一个节气,四季万物的变化循序渐进,立秋即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
你知道吗?棘鼻青岛龙是我国发现的最著名的有顶饰的鸭嘴龙化石,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来到安徽博物院老馆的古生物陈列展厅,带大家了解【博物馆里的恐龙】——棘鼻青岛龙的故事。
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丰富为引领观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和文化安徽博物院与安徽卫视联合推出“文物真有趣”系列报道(共9期)通过对文物背后故事的介绍让文物“活”起来我国自古就有温酒的传统也流传下来诸如“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安徽博物院看看一款精美的温酒器北宋景德镇窑注子注碗正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三楼“安徽文明史陈列”秦汉-明清时期展厅中展出欢迎前来近距离欣赏感受宋瓷的独特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