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微课堂
巴黎的某个午后,阳光洒满花园和草坪,“一代画魂”潘玉良正温柔地抱着一个混血小女孩,她的身边,是留法雕塑家严德晖和法籍太太。这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异国他乡的旧时光,也定格了中国留法艺术史上的动人篇章。潘玉良与严德晖一家人在巴黎的合照严德晖(1908-1987)是20世纪重要的中国旅法雕塑家,他出生于浙江温州的一个进步书香之家,自幼天资聪颖,喜爱书法和雕塑.早年拜黄杨木雕大师朱子常为师,学习传统木雕和...
在“自强不息 美育报国——中国留法艺术的岁月长歌”展览中,有一处颇受观众喜爱的法式空间,意为“常书鸿的客厅”。1933年,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在巴黎常书鸿的家中成立,在这个“客厅”里,常书鸿与其他艺术家奋笔疾书立下宣言,共同明确了改造中国艺术之决心。常书鸿,20世纪上半叶留法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敦煌守护神”。他出身优渥、前程似锦,却甘愿成为西北大漠的“苦行僧”。他的人生选择,无疑是...
●古希腊悲剧的诞生古希腊悲剧的诞生与酒神崇拜关联密切。狄奥尼索斯剧场遗址位于今希腊相传山羊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他的侍从萨提尔就是半人半羊的形象。因此人们在对酒神的祭祀活动中会特意装扮成“羊人”,披上羊皮,带上羊角载歌载舞。这种歌舞被称作“山羊歌”,古希腊语为“tragodia”,正是现代英语“tragedy”(悲剧)的来源。这种源自酒神崇拜的“山羊歌”被认为是古希腊戏剧的最早形式。《酒神祭》1...
简牍载典籍汉代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从书法而言,篆书的解体带来了书体的嬗变,隶书、草书成为汉代最常见书体。由于纸张尚未普及,书法主要使用简帛、金石等材料。从绘画而言,除少量的漆画彩绘以外,最值得关注的便是画像石了。安徽地处江淮,气候温润,地下有机质材料极难保存,已发现汉代简牍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阜阳西汉汝阴侯墓,一是天长纪庄汉墓。阜阳汝阴侯墓发掘于1977年,墓主人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是西汉开国...
安徽江淮地区,自古就是南北方文化交流、传播和碰撞的重要区域。早在夏至商代早期,就展现出显著的本地土著文化因素,并受到周边文化影响。西周初年,周公东征平叛了东夷及商代的残余势力,部分族群向南转移,循淮水而至江淮地区,并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建立起舒、舒庸、舒鸠、舒蓼、舒龙等群舒方国,成为淮夷族群的重要部分,并在此形成了以兽首鼎、曲柄盉等为典型器物的地域青铜文化。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江淮地区是吴楚等国争夺...
“风之雅——扇面绘画精品展”的第三个单元为“传神写照”,聚焦扇面中的人物画。明清以来,人物画突破了前人的墨守成规,表现出一种博综传统,汇融古今的意象和势态。依扇观画,总见文人高士舟溪渔隐,万籁俱寂;又见温婉侍女依窗幽坐,别具风神;还见现实生活与世俗场景。明 蔡玉卿 木兰从军图折扇面题款:“木兰从军图,时己丑春日画为云舫先生大人雅鉴,玉卿再笔。”钤印:“玉卿女史”朱白文方印。蔡玉卿(1612-169...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大国,公元前7世纪,楚国开始经营江淮地区,战国中期现安徽全境已为楚地。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寿春(今寿县),寿春成为战国末期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直到公元前223年被秦所灭。楚国在淮河流域最终落幕,但辉煌的楚文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稀世珍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件重器——“可以煮一头牛”的铸客大鼎。铸客大鼎战国,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1933年寿县朱家集...
玉壶春瓶是中国瓷器中最经典的器形之一,相传语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玉壶先春、冰心可鉴”之句,又有人说玉壶春瓶是因装“玉壶春酒”而得名。虽然这些典故并无确证,但古陶瓷界都依传统,将这类敞口、细长颈、垂腹的瓷瓶呼之为“玉壶春瓶”。在安徽博物院新馆近期重磅推出的“日月光华———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文物展”的展品中就有一件无论器形、纹饰和釉色都近乎完美的明代龙泉窑青釉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瓷瓶为安徽博物院藏品。龙...
明万历、天启年间,景德镇外销青花瓷尤盛,成为全国陶瓷出口最主要的货源地。景德镇外销青花瓷工艺精湛、造型华美,其发展既开拓了世界市场,又一度引领了世界时尚的方向与潮流。中国制造的世界性商品,成为一种文化景观、文化现象,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景德镇的外销青花瓷艺术成就很高,其造型独特,题材多样,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在表现形式方面,以开光为主的构图形式,亦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瓷器上青花所绘的纹样,技法...